第184章 守夜人(4 / 4)
富!
"
然而当张明远暗示这些传承来自一个"
鬼魂"
时,教授的热情明显冷却了。
张明远没有放弃。
他想到了一个更大胆的主意。
在下一个农历十五之夜,他带着新买的录音设备来到旧馆。
"
程先生,我能录下您的唱段吗?"
他解释道,"
这样即使舞台不在了,您的艺术也能保存下来。
"
程蝶衣先是惊讶,随后欣然同意:"
若能留下些许印记,也不枉我守候这一场。
"
那一夜,张明远录下了程蝶衣演唱的《贵妃醉酒》《洛神》《天女散花》等剧目的选段。
程蝶衣唱得格外投入,水袖翻飞,身段曼妙,仿佛要将几十年的积淀全部倾注在这一夜。
天将破晓时,程蝶衣唱完了最后一曲。
他的身影比以往更加透明,几乎与晨光融为一体。
"
张先生,多谢你。
"
他深深鞠躬,"
数十年来,我困在这方寸之地,重复着昔日的悲欢。
是你让我知道,这世间还有人记得真正的艺术。
"
"
旧馆拆除后,你会去哪里?"
张明远忍不住问。
程蝶衣微微一笑:"
执着了一辈子,也该放下了。
师父说过,戏如人生,终有落幕之时。
重要的是,是否唱尽了心中的曲。
"
第一缕阳光透过破窗照进剧场,程蝶衣的身影在金光中渐渐消散。
最后时刻,他将一个小布包递给张明远:"
这是我的念想,留给先生作纪念。
"
布包里是一本残破的笔记,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唱腔心得和身段要领,还有几张泛黄的剧照——上面的年轻人眉目如画,笑靥如花。
旧馆拆除当天,张明远站在围观的人群中,心情复杂。
当推土机撞向墙壁时,他似乎又听到了那熟悉的唱腔,在喧嚣的机械声中一闪而过。
当晚,他将录音和笔记整理好,匿名寄给了戏曲学院。
他不知道这些东西能否被认真对待,但这是他能为程蝶衣做的最后一件事。
三个月后,张明远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小报道:本地戏曲学院青年教师根据"
匿名人士提供的珍贵资料"
,成功复原多出梅派失传剧目,引起学界关注。
报道旁配着一张照片——年轻的女教师穿着杜丽娘的戏服,水袖轻扬,眉目间竟有几分程蝶衣的神韵。
张明远微笑着剪下这则报道,夹在程蝶衣留下的笔记本中。
他依然在殡仪馆值夜班,每月十五的夜晚,后院再无唱戏声。
但他偶尔会在梦中见到那个穿着戏服的身影,在灯火辉煌的舞台上,向着满堂喝彩深深鞠躬。
有时深夜巡视,经过已经改为停车场后院,张明远会驻足片刻,仿佛还能听见那穿越时空的浅吟低唱:
"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艺术不朽,灵魂不灭。
在这个生死交界的场所,张明远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执念,源于最纯粹的热爱;而有些告别,是另一种形式的永恒。
停车场角落的野牡丹在月光下静静绽放,红艳如血,仿佛那个灵魂对这个世界最后的、温柔的告别。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