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宋筑表海楼 宫束班趣闻与范文正公撰文记(2 / 3)
,心里一激动,手里的榫头没拿稳,“咚”
地掉了下来,正好砸在阿福的安全帽(竹编斗笠)上】
阿福:(摸了摸斗笠,抬头对小石头喊)小石头,你这榫头是想给我“敲警钟”
吗?力道再重点,我这脑袋就得开瓢了!
范仲淹:(听到声响,转头看去,见阿福一脸憨态,忍不住笑了)这位工匠倒是心宽,不过高空作业可得小心,莫要大意。
小石头:(脸涨得通红,连忙道歉)范知州恕罪!
我、我太紧张了,下次一定拿稳!
【瘦猴见范仲淹和气,胆子也大了起来,凑上前问道:“范知州,听说您要给这表海楼写文章?到时候是不是要刻在石碑上,让后人都看见?”
】
范仲淹:(笑着点头)正是。
这表海楼不仅是观景之所,更是泰州百姓抵御海潮、安居乐业的象征,我定要好好撰文,记录这桩美事,也让后人知晓今日建楼的不易。
【老木怕瘦猴多嘴,赶紧拉了拉他的衣角,可瘦猴却没领会,又问道:“那您写的文章里,能不能提提我们宫束班?就说我们建楼可卖力了,就是偶尔……偶尔闹点小笑话?”
】
【周围的工匠们又笑了起来,范仲淹也被逗乐了:“好!
若文章篇幅允许,定要提一提你们这群用心建楼的‘能工巧匠’,至于那些小笑话,或许也能成为佳话呢!”
】
【正说着,阿福扶着的梯子突然晃了晃,小石头在上面吓得尖叫起来,阿福急中生智,一把抱住梯子腿,可自己却重心不稳,坐在了地上,梯子倒是稳住了】
阿福:(爬起来,拍了拍裤子)小石头,你别怕,我这“人肉垫”
结实着呢!
范仲淹:(笑得眼角都弯了)你们宫束班真是有趣,有你们这样的工匠,这表海楼定能建得既坚固又有“灵气”
!
第三幕:楼将成?范文挥毫
场景三:表海楼顶层日外
【三个月后,表海楼主体工程已完工,只剩下顶层的匾额还未悬挂。
顶层平台上摆放着一张案几,案几上放着笔墨纸砚,范仲淹站在案几旁,望着远处的大海,若有所思。
老木、小石头、阿福、瘦猴等人站在一旁,静静地等候】
李通判:(走到范仲淹身边)范知州,表海楼明日便可悬挂匾额,您的文章是否已构思妥当?
范仲淹:(点头,目光依旧望着大海)这三个月来,我时常来工地,见工匠们日夜劳作,见百姓们盼楼建成的殷切目光,心中已有腹稿。
今日登楼观海,海风拂面,灵感更盛,正好挥毫落笔。
【范仲淹走到案几前,文书连忙研墨。
他拿起毛笔,蘸了蘸墨,略一沉吟,便在宣纸上写下“表海楼记”
四个大字,笔锋刚劲有力】
老木:(凑上前看,虽然不认多少字,但也觉得字写得好看)范知州,您这字跟咱们建的楼似的,又气派又稳当!
小石头:(小声对阿福说)福哥,你看范知州写字的样子,比咱们刨木头还认真呢!
阿福:(认真点头)嗯!
而且他写的字,看着就有力量,不像我写的字,跟虫子爬似的。
【范仲淹听到两人的对话,笑着回头:“写字如建楼,都需用心。
你们建楼靠的是手艺,我撰文靠的是心意,只要心意到了,自然能出好作品。”
】
【范仲淹言毕,执笔如椽,墨色在素笺上晕染开来,逐字逐句写下全篇《表海楼记》,一边写一边轻声诵读】
范仲淹:(诵读声清晰有力,随风传遍顶层)
表海楼记
泰州,古海陵地也。
汉元狩六年,置县焉。
历代沿革,或为郡,或为州,其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