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唐酒1(1 / 6)
唐·宫束班酒事记
人物表
-李憨子:宫束班工匠,身材敦实,性格憨厚,动手能力强,对食材和火候敏感
-王二愣:宫束班工匠,瘦高个,爱凑热闹,嘴碎但心地不坏,是团队里的“气氛组”
-赵老憨:宫束班管事,五十岁上下,满脸皱纹,看似严肃,实则护着底下的工匠,对“规矩”
又敬又怕
-陈三郎:民间酒坊掌柜,精明能干,嗅觉灵敏,擅长捕捉新奇酿酒技法
-小豆子:宫束班学徒,十三四岁,机灵懂事,跟在李憨子身边打下手
-其他工匠若干
第一幕:宫束班的“闲日子”
场景一:宫束班工坊-日-内
【工坊宽敞,靠墙摆着各式木工工具、铜器模具,地面扫得干净,却透着一股“无事可做”
的闲散。
十几名工匠或坐或站,有的擦拭工具,有的扎堆闲聊,阳光透过木窗棂洒在地面,灰尘在光束里飘飞】
王二愣(靠在工具架上,手里把玩着一块木坯):我说赵管事,这都半个月了,宫里连个活儿的影子都没有,再这么闲下去,我这双手都快生绣了!
赵老憨(坐在门槛上,抽着旱烟,眉头皱成疙瘩):少嚷嚷!
宫里的差事哪是咱们能催的?安分点,别给我惹事。
李憨子(蹲在角落里,手里拿着一块烤得焦香的麦饼,掰了一块递给身边的小豆子):闲点不好吗?前阵子赶制皇后的凤冠,天天熬夜,现在正好歇口气。
小豆子(接过麦饼,小口啃着):憨子哥,我听说城西的酒坊新出了一种米酒,甜丝丝的,就是太贵了,我攒了半个月工钱都没舍得买。
王二愣(凑过来,抢过李憨子手里的麦饼咬了一大口):你个小馋猫!
要说酒,还是去年我老家带来的高粱酒够劲,就是放久了有点酸,可惜了。
李憨子(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酒放久了会酸?是不是里面进了啥东西?
赵老憨(把烟袋锅在门槛上磕了磕):少琢磨这些没用的!
咱们是宫束班工匠,管的是皇家器物的手艺,酒的事轮不到咱们操心。
【这时,一名小太监掀开门帘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条】
小太监(尖着嗓子):赵管事,宫里传旨,让你们把库房里积压的那些松木坯子处理了,别占着地方,三天内完事。
赵老憨(连忙起身,躬身接旨):奴才遵旨。
【小太监走后,赵老憨叹了口气,把纸条递给身边的工匠】
赵老憨:行了,有活干了!
都别闲着,去库房把松木坯子搬出来,该劈的劈,该刨的刨,三天内必须清完。
【工匠们纷纷起身,三三两两走向库房,王二愣边走边嘟囔】
王二愣:劈木头?这活儿比闲着还没劲!
憨子,要不咱们干完活,偷偷酿点酒解解闷?
李憨子(眼睛一亮):酿酒?咱们哪有酒曲和粮食?
王二愣:我床底下藏了半袋去年的糯米,还有一小块酒曲,是我娘给我带来的,本来想过年喝的。
李憨子(犹豫了一下):这要是被赵管事现了,可就麻烦了。
王二愣:怕啥?咱们找个偏点的角落,偷偷弄,保证神不知鬼不觉。
小豆子(拉了拉李憨子的衣角):憨子哥,我也想试试,我帮你们烧火!
李憨子(笑了笑):行,那咱们就试试,不过先把活干完再说。
场景二:宫束班后院角落-夜-内
【后院角落有一间废弃的小耳房,里面堆着一些破旧的木桶和陶罐。
李憨子、王二愣和小豆子偷偷溜进来,点亮了一盏油灯】
王二愣(从怀里掏出糯米和酒曲,放在地上):看,都在这了!
憨子,你懂点火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