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隋朝35(1 / 4)

加入书签

隋·九州鼎运

第一幕:洛阳宫议

时间:隋大业元年,春,辰时

地点:洛阳紫微城乾阳殿

人物:

-杨广(隋炀帝,身着赭黄龙袍,案上摊着运河舆图)

-杨素(尚书令,银须垂胸,手持象牙笏板)

-宇文恺(将作大匠,青衣布履,怀揣工造图纸)

-宫束班(总领营造诸事,腰系铜符,身后随两名掌账小吏)

(幕启时,乾阳殿内香烟缭绕,杨广指尖按在舆图上“涿郡”

与“余杭”

两点,目光沉凝)

杨广:(声音浑厚,扫过殿内诸臣)自永嘉之乱,五胡扰华,九州裂如碎玉,至今已三百余载。

朕登极以来,夜夜梦及中原百姓流离之苦——北方粟米堆积如山,南方丝绸烂于仓廪,此非天亡我民,乃路断、河隔之过!

杨素:(上前一步,笏板轻叩地面)陛下所言极是。

然开凿运河需征调民夫百万、工匠无数,耗银亿万,恐生民怨啊。

(宇文恺上前,将图纸铺展在案上,图纸上运河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脉络清晰,旁注“坝闸、渡槽”

等字样)

宇文恺:启禀陛下,臣已勘定河道:北起涿郡接海河,南至余杭连钱塘,中间穿黄河、淮河、长江,以洛阳为中枢。

若依此图施工,三年可通漕运,十年能固河防。

只是……(话锋一顿,看向宫束班)诸般物料调度、工钱放,需得一位能掌大局者总领。

(宫束班跨步出列,铜符在腰间叮当作响,身后小吏捧着账册躬身)

宫束班:(声如洪钟,双手抱拳)臣请命!

臣掌营造三十载,凡征调民夫、放工钱,皆有定例:民夫日付粟米二升、钱五文,工匠依技艺分三等,上等日钱十五文,中等十二文,下等八文。

且每州设“劝工署”

,凡老弱病残者,可转至粮仓、驿站打杂,绝不令一人冻饿。

杨广:(抚掌大笑,指了指宫束班)好一个“绝不令一人冻饿”

朕便封你为“营漕总管”

,持此金印(内侍递上鎏金印玺),凡天下物料、钱粮,皆由你调度。

记住,你手下那些“憨货”

(指宫束班麾下掌工、掌账之徒),若敢克扣半分工钱,朕定斩不饶!

宫束班:(接过金印,重重叩)臣遵旨!

臣麾下诸人虽粗鄙如顽石,却知“民为根基”

四字——若失了民心,纵有运河千里,亦是危桥一座!

(杨广起身,走到舆图前,手指沿运河线路划过)

杨广:朕要的不只是一条河,是要消弭五胡以来的戾气——让北方牧民能坐船到江南买茶,江南商贾能顺流到幽州贩盐;更要聚九州气运,重铸大禹九州鼎,让天下人知:如今的中国,再不是四分五裂的乱世了!

(诸臣齐呼“陛下圣明”

,阳光透过殿门,洒在舆图上,运河线路如一条金色纽带,将南北大地连在一起)

第二幕:通济渠工

时间:隋大业二年,夏,未时

地点:通济渠工地(今河南开封段),河岸旁搭着简易木棚,棚外插着“隋”

字旗

人物:

-宫束班(身着粗布短打,裤脚沾泥,手持竹鞭)

-老石(石匠,年近六旬,满手老茧,正凿刻河坝基石)

-狗蛋(民夫,十五六岁,赤着脚,扛着铁锹)

-王掌账(宫束班麾下,捧着账本,算盘放在木桌上)

-数十民工、工匠(或挑土,或锯木,或砌砖,工地上号子声此起彼伏)

(幕启时,烈日当空,民工们光着膀子,皮肤被晒得黝黑,老石的锤子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