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隋朝18(6 / 6)

加入书签

,憨魂永流传

时间:隋大业元年,秋,申时

地点:法王塔下,宫束班新作坊

人物:

-石敢当:五十岁,头添了些白,腰间仍别着墨斗

-铁疙瘩:四十岁,成了宫束班二把手,脸上少了黑灰,多了几分沉稳

-木小芽:二十三岁,已能独立带队干活,怀里依旧揣着小锯子和木片

-小匠人(五名,年龄十五六岁,是木小芽收的学徒)

(场景:法王塔下新盖了一间宽敞的作坊,作坊门前立着“天下第一匠班”

的匾额,门前晒着新做的木构件,几名小匠人围在木小芽身边,听他讲解榫卯的做法。

石敢当坐在作坊门口的石凳上,手里拿着一块木片,慢慢打磨着,铁疙瘩在一旁整理建塔时留下的图纸——图纸上密密麻麻画着地基、塔身、塔檐的尺寸,还有三角支架、定滑轮的设计图,边角虽有些磨损,却依旧清晰。

小匠人阿明:(指着图纸上的法王塔地基图,好奇地问)木师傅,为什么地基要铺碎石和芦苇灰啊?直接用黄土夯不行吗?

木小芽:(拿起一块碎石和一把芦苇灰,放在地上演示)你看,黄土遇水会软,时间长了塔基会陷;铺碎石能防陷,芦苇灰能吸水,这样地基就像长在土里的根,怎么都稳。

当年建塔时,石班主盯着地基夯了一个月,每层都要用铁钎扎,扎不进去一寸才算合格,这就是“慢工出细活”

铁疙瘩:(拿起一张三角支架的图纸,笑着补充)还有这三角支架,当年咱们没试过,石班主就让做模型,试了三天才成。

你们以后干活,可别想着走捷径,没试过的法子,宁肯多花几天功夫试,也不能随便用在正经活上。

石敢当:(放下木片,看向法王塔)你们看那塔,两年了,不管刮大风、下大雨,塔身连个缝都没裂。

这就是咱们工匠的本分——做活的时候,多想想十年后、百年后,这东西会不会坏,会不会塌,要是对得起自己的手艺,才算真的把活干好了。

(一名小匠人指着塔檐,突然喊道)石班主!

你看塔檐上的铜铃,风一吹还是那么响,一点都没锈!

石敢当:(笑了)那是铁疙瘩当年选的铜料,加了锡和锌,特意在火里炼了三遍,才能经得住风吹雨淋。

咱们工匠,手里的手艺是“憨手艺”

,不偷工、不减料,看着傻,可做出的东西,能经得起岁月磨。

(木小芽从怀里掏出一个新的木塔模型,比当年建塔时的模型更精致,塔身上雕着细小的佛龛)叔,我新做的法王塔模型,打算送给长安来的使者,让他们带回去给陛下看,让陛下知道,汴州工匠还能建更好的东西。

石敢当:(接过模型,仔细看着,眼里满是欣慰)好,送!

让陛下知道,咱们“宫束班”

,还有汴州的工匠,不管过多少年,都能做出旷世精品。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法王塔上,塔身被染成暖红色,塔檐的铜铃在风中轻轻作响。

石敢当、铁疙瘩、木小芽和小匠人们站在作坊前,望着法王塔,身影被拉得很长——他们或许是别人口中的“憨货”

,不懂投机取巧,只认“手艺”

二字,可正是这份“憨劲”

,让一座旷世精品立在汴州大地,让工匠的匠心,随着法王塔的岁月,永远流传下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