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隋朝19(1 / 4)

加入书签

隋·塔魂

人物表

-董钦:宫束班领班,三十五岁,掌心满是老茧,对器物精度偏执到“差一厘都要拆了重造”

,被弟兄们戏称“董较真”

-石头:二十四岁,力大如牛却总毛手毛脚,抡大锤时能把火星溅到自己衣角,擅长锻打青铜构件

-老木:五十六岁,宫束班元老,精通石雕与鎏金,话少但眼神毒,能一眼看出石料里的暗纹

-小墨:二十岁,心思活络的年轻匠人,擅长绘制纹样,总爱对着古画琢磨新花样,负责塔身上的浮雕设计

-慧能法师:栖霞寺僧人,四十岁,温文尔雅,懂佛法也懂工艺,负责舍利塔的形制与佛教题材指导

-李管事:工部监工,四十八岁,看似严苛,实则惜才,常偷偷给宫束班补送稀缺石料

第一幕:缘起栖霞

场景一:大兴城宫束班工坊-春·日

【工坊里堆着半成的青铜礼器,錾刀、凿子、砂纸散落案头。

阳光透过天窗,把空气中的石粉照得像细碎的金粒。

董钦正蹲在地上,用卡尺量一块青铜塔刹构件,眉头皱得能夹住錾刀】

石头:(扛着新凿好的石料进门,“咚”

地把石料放地上)头儿!

你要的塔基石料我凿完了!

你看这平整度,能当镜子照!

(说着就想拿手蹭石料表面)

董钦:(头也不抬,伸手拦住他)别碰!

刚磨好的面,沾了汗就得重磨。

这是栖霞寺的舍利塔构件,不是普通的石墩子。

【小墨抱着一卷画轴跑进来,纸卷在手里晃得像翻飞的蝴蝶】

小墨:头儿!

慧能法师送的塔样我画好了!

你看这塔身上的飞天纹,我参照了洛阳龙门的石窟造像,再加点卷草纹,是不是比原图样活泛多了?(说着就把画轴摊在案上,上面画着七层舍利塔的草图,飞天衣袂飘举,莲纹环绕塔身)

【老木端着一碗泡好的草药茶从里间出来,走到画轴前,枯瘦的手指轻轻点在塔檐的位置】

老木:塔檐角度太陡,雨水会积在瓦当缝里,三年就得腐。

得再调缓三度,瓦当间距缩半寸,才能让雨水顺流而下。

董钦:(凑到画轴前,盯着塔檐看了半晌,点头附和)老木师傅说得对。

还有塔门的浮雕,菩萨的衣褶得再顺点,现在看着像硬扯的布,没有“飘动感”

石头:(挠挠头,凑过来看画轴)不就是建个塔嘛,用得着这么讲究?能立起来,能放舍利不就行了?

董钦:(瞪了他一眼)你懂什么?这舍利塔是要供在栖霞寺的,得经得起百年风雨,还得让后人看着就心生敬畏。

咱们宫束班做的活,要么不做,要做就得是旷世精品。

【这时,慧能法师提着一个布包走进工坊,布包里装着几卷佛经与一尊小型舍利塔模型】

慧能法师:(双手合十)董领班,诸位施主,别来无恙?

董钦:(赶紧起身还礼)慧能法师客气了。

您送的塔样我们正琢磨呢,就是有些细节还得跟您请教。

慧能法师:(把模型放在案上,模型是檀香木做的,七层塔身雕得精巧玲珑)此塔需供奉佛骨舍利,塔基要刻“八大菩萨”

,塔身刻“释迦牟尼生平浮雕”

,塔顶的塔刹要鎏金,象征佛光普照。

只是……寺里经费有限,石料与金箔怕是不够。

【李管事背着双手走进来,正好听见这话,嘴角勾起一抹笑】

李管事:(指了指工坊外)法师放心,石料我让人从房山运了三十车,金箔也补了二十张。

董钦,你们这群“憨货”

可得争点气,别浪费了好物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