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隋朝18(1 / 6)

加入书签

隋·法王塔

第一幕:敕令至汴州,憨匠接硬活

时间:隋仁寿元年,春,辰时

地点:汴州城南“宫束班”

作坊,门前晒着木构件,院内传来刨木声

人物:

-石敢当:宫束班班主,四十五岁,手掌布满老茧,腰间别着祖传的墨斗,左腿因早年修桥伤过,走路微跛

-铁疙瘩:宫束班大匠,三十五岁,原是铁匠,能把生铁锻成细铁丝,脸上总沾着黑灰

-木小芽:宫束班学徒,十七岁,石敢当远房侄子,痴迷木构,怀里总揣着小锯子和木片

-李督造:朝廷派来的督造官,四十岁,穿绯色官袍,手持鎏金敕令,神色严肃

-众工匠(瓦匠王、石匠刘等,共十余人)

(场景:作坊门前,石敢当正用墨斗在木料上弹线,铁疙瘩抡着刨子刨木方,木小芽蹲在一旁,用小锯子锯着木片,试图拼出一座小塔模型。

远处传来马蹄声,李督造带着两名差役疾驰而来,勒马时尘土飞扬,工匠们纷纷停下手中活计围拢过去。

李督造:(翻身下马,展开敕令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汴州需建法王塔,供奉佛顶骨舍利,以镇一方气运,限两年完工!

特命“宫束班”

为总领匠班,统管工匠百人,拨国库银千两,若逾期或塔身有差,按律治罪!

(工匠们哗然,瓦匠王搓着手小声说:“法王塔!

听说要建九层,砖石木料得用最好的,两年哪够?”

石匠刘皱着眉:“这活是荣耀也是祸根,万一出点错,咱们都得遭殃!”

铁疙瘩:(放下刨子,黑灰脸上露出急色,凑到石敢当身边)班主,这活太险了!

两年建九层塔,还要供奉舍利,用料、工艺半点不能差,咱们……

石敢当:(打断他,目光落在敕令上“佛顶骨舍利”

四字,手摸着腰间墨斗)咱们工匠,凭的是手艺,守的是良心。

建塔供佛,是积德行善的事;再说皇命难违,与其怕,不如把活干扎实了。

木小芽:(突然举起手里的小塔模型,声音清脆)叔!

我昨晚拼的塔模型,用了“燕尾榫”

,每层都能扣紧,法王塔要是用这法子,肯定稳!

(李督造见石敢当沉默,上前一步)石班主,宫束班在汴州名气最大,当年修汴州城门楼,你带人日夜赶工,愣是比工期提前半月完工,这法王塔,非你不可。

石敢当:(抬头,目光坚定)我接了,但有三个条件:第一,砖石要选西山青石,木料得是秦岭楠木,半点不能掺假;第二,工地上的活,得听我们工匠的,不能为了赶工期瞎指挥;第三,给工匠们的粮饷要按时,不能拖欠。

李督造:(略一思索,点头)只要能如期完工,这三个条件,本督造应了!

(石敢当转身对众工匠拱手)各位兄弟,法王塔是大事,也是硬活,愿意跟我石敢当干的,咱们一起把这塔立起来,让后世都知道汴州工匠的能耐;不愿意的,我绝不强求。

(瓦匠王率先开口:“石班主办事靠谱,我跟你干!”

石匠刘跟着点头:“我也来!”

不多时,百余工匠聚齐,石敢当解下腰间墨斗,将线弹出,墨线在阳光下如一道黑虹)

石敢当:记住!

用料要真,尺寸要准,手艺要精,咱们宫束班,绝不做糊弄人的活!

(众工匠齐声应和,声音震得院外树枝摇晃,李督造看着这一幕,悄悄松了口气。

第二幕:地基遇难题,憨招破困境

时间:隋仁寿元年,夏,未时

地点:法王塔工地,已挖好的三丈深基坑旁

人物:

-石敢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