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隋朝18(2 / 6)

加入书签

>-铁疙瘩

-木小芽

-慧海法师:汴州兴国寺住持,六十岁,穿灰布僧袍,手持念珠,眼神平和

-赵监工:朝廷派来的监工,三十岁,尖嘴猴腮,手里拿着算盘,总盯着工期算账

(场景:基坑旁,十几名工匠正用石夯夯土,铁疙瘩光着膀子,喊着号子带头,汗水顺着脊背往下淌,在阳光下亮晶晶的。

石敢当蹲在坑边,用木尺量土壤紧实度,时不时抓起一把土揉搓,木小芽在一旁的木板上记录数据。

慧海法师站在坑边,静静看着,赵监工则在一旁拨弄算盘,时不时皱眉叹气。

赵监工:(突然把算盘一摔,语气不满)石班主!

这地基都夯了一个月了,才夯了六尺深,照这度,光地基就得五个月,两年工期怎么够?我看你们就是故意磨蹭!

石敢当:(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赵监工,塔基是塔的根,根不牢,塔再高也得塌。

这土得一层一层夯,每层夯完要用铁钎扎,扎不进去一寸才算合格,急不得。

慧海法师:(上前一步,双手合十)赵施主,老衲曾云游西域,见当地建佛塔,塔基会掺入糯米汁与石灰,历经百年不腐不陷。

石班主的做法,是为法王塔求长久,并非磨蹭。

赵监工:(瞪了慧海法师一眼)老和尚懂什么!

朝廷要的是按期完工,不是百年后的事!

再给你们十五天,地基必须夯完一丈深,否则我就上书参你们一本!

(赵监工甩袖离开,铁疙瘩气得攥紧拳头,指节白)班主,这赵监工就是外行瞎指挥,十五天夯完一丈深,除非咱们不睡觉!

木小芽:(突然眼睛一亮,从怀里掏出一张纸)叔!

我昨天去河边看船工修码头,他们用“分层垫石法”

,一层碎石一层黄土,还往黄土里掺芦苇灰,又快又结实,咱们地基也试试?

(石敢当接过纸,纸上画着地基分层图:最底层铺一尺厚碎石,中间铺一尺厚黄土掺芦苇灰,最上面铺半尺厚糯米汁石灰土,每层都标了夯打次数。

他盯着图纸看了半晌,突然笑了,拍了拍木小芽的头)

石敢当:好小子!

这法子可行!

铁疙瘩,你带人去拉碎石、芦苇灰,再让伙房熬糯米汁;咱们分三班倒,白天夯两层,晚上点上火把接着夯,每层必须扎钎合格,不合格就重来!

铁疙瘩:(接过图纸,咧嘴一笑,黑灰脸上露出白牙)放心吧班主,保证没问题!

(接下来的十五天,工地上灯火通明,工匠们轮班夯土,石敢当每天只睡两个时辰,盯着每一层地基质量。

第十五天傍晚,赵监工来检查,让差役用铁钎扎地基,铁钎只扎进去半寸,他脸色才缓和下来。

赵监工:(哼了一声)算你们运气好,接下来砌塔身,可别再耽误!

(石敢当没理他,只是蹲在地基旁,用手摸了摸夯实的土,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更难的还在后面。

第三幕:塔身遇险关,憨智渡难关

时间:隋仁寿二年,春,卯时

地点:法王塔七层施工现场,脚手架旁

人物:

-石敢当

-铁疙瘩

-木小芽

-慧海法师

-两名年轻木匠(阿大、阿二)

(场景:塔身已建到七层,砖石墙体整齐,木构梁架正往七层搭建。

铁疙瘩站在六层脚手架上,指挥工匠用绳子吊木梁,阿大、阿二在七层接应,木梁刚吊到六层,突然绳子晃了一下,木梁撞在脚手架上,吓得工匠们惊呼出声。

石敢当拿着图纸,仰头看着,眉头紧锁——七层的主梁要横跨两丈五,普通木梁承重不够,而且脚手架太高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