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西汉11(2 / 4)

加入书签

巴掌大的西汉瓦当,上面刻着“长乐未央”

)这是当年参与修《汉书》的班彪先生用过的,你们刻字时带着,也算沾点文气。

石凿一把抢过瓦当揣进怀里,刚要跑,被木卯拽住:“等等!

你髻上的刻刀快掉了!”

伸手去扶,却带倒了旁边的木架,架上的一堆刻石“哗啦啦”

滚了满地。

众人慌忙去捡,石凿手忙脚乱间,髻上的刻刀终于掉下来,“咚”

地砸在墨痕的砚台上,溅了墨痕一脸黑。

绣绫笑得直不起腰,手里的绣绷滑下去,正好套在阿灶的锅铲上。

火钳笑得太猛,撞翻了粘粘刚粘好的陶罐,粘粘蹲在地上抹眼泪,眼泪滴在碎片上,倒把裂缝粘得更牢了。

铁山站在一片狼藉里,突然也笑了,抬手抹了把脸——不知何时蹭上了墨痕溅的朱砂,倒像画了道红脸膛。

铁山:(扬声)都别闹了!

刻完石碑,我请你们吃阿灶炖的“汉书汤”

阿灶:(举着套着绣绷的锅铲)得嘞!

我这就去采“太史公草”

众人哄笑着往外跑,石凿跑在最前面,怀里的瓦当硌着心口,他摸了摸,突然停下喊:“墨痕哥!

你的样字要是写歪了,我就把你画的仕女图刻在碑背面!”

墨痕回头扔了块砚台,没砸中,反倒砸在罗盘怀里的罗盘上,罗盘“哎呀”

一声:“不好!

砚台落地,今日刻字要出岔子!”

话音未落,被火钳一把搂住:“出岔子才好!

正好让我试试新铸的‘纠错刻刀’!”

【场景一完】

场景二:工艺门碑林场-月

人物:同场景一,外加戏曲弟子伶伶(总拿着个皮影人)

【入夜,碑林场亮着数十盏油灯,三十块青石碑立在木架上,弟子们正围着“高帝纪”

石碑忙活】

石凿光着膀子,后背被油灯烤得亮,手里的刻刀在碑上走得飞快,石屑簌簌落在脚边。

墨痕站在碑前,举着灯笼照字:“左边‘斩蛇起义’的‘斩’字,那一撇得再斜点,像当年刘邦挥剑的弧度。”

火钳蹲在旁边磨刻刀,磨得火星四溅:“用我新铸的‘穿石刀’试试!

早上我拿它劈了块花岗岩,跟切豆腐似的。”

说着递过去,却没拿稳,刀“哐当”

掉在地上,正好砸在阿灶用来当坐垫的面团上——他总爱边揉面边看刻碑,说要给石碑“喂点阳气”

阿灶:(心疼地把面团捡起来)我的“碑林馒头”

本来想刻完这块碑蒸给大家吃的!

(突然眼睛一亮)要不把刀上的铁屑揉进去?补铁!

绣绫正在给碑额绣描金样,闻言笑得针扎了手:“阿灶哥,你上次把铁山门主的铜卡尺煮进粥里,说能‘补钙’,结果门主啃了三天才现那是卡尺不是骨头。”

粘粘抱着块修补好的碑角凑过来:“你们看我补的这块‘惠帝纪’残碑,用了糯米浆混生铁末,保证千年不裂!”

话音刚落,石凿刻碑的手猛地一顿——刻刀在“萧规曹随”

的“曹”

字上多划了一横。

石凿:(脸瞬间白了)完了!

这碑是青石灰岩的,改不了了!

众人都愣住了,连最能闹的火钳都抿住了嘴。

铁山刚巡夜过来,见此情景,拿起那块刻错的石碑看了看。

墨痕:(小声)要不……我在旁边画朵花盖住?

绣绫:我用金线绣个补丁?像给衣服打补丁似的。

阿灶:我拿面团把那横补上?蒸干了硬邦邦的,看不出来!

铁山突然笑了,用手指在那多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