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西汉11(3 / 4)

加入书签

余的一横上摸了摸:“当年曹参继萧何做丞相,不就多了份‘萧规曹随’的稳当吗?这一横,就当是咱工艺门给大汉多添的一份安稳。”

说着转身对伶伶:“你不是会唱《汉书》戏文吗?把这段编成皮影戏,就说这碑上多的一横,是曹相国留给咱的念想。”

伶伶举着皮影人应了,手指一动,皮影刘邦和曹参就在灯笼上走起了场子,嘴里还唱:“青石碑上多一横,不是错字是民情……”

石凿“噗嗤”

笑出声,拿起刻刀继续刻:“那我把这横刻得粗点,像根扁担,担着百姓的日子!”

木卯蹲在碑座旁,突然喊:“我在碑座上刻个小老鼠吧!

就啃着这根‘扁担’,寓意‘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多应景!”

火钳:“再刻只猫!

盯着老鼠!”

绣绫:“猫爪子上绣朵花!”

墨痕:“猫眼睛用朱砂点,像灯笼!”

阿灶:“我明天蒸只老鼠形状的馒头,给大家沾沾福气!”

众人越说越热闹,油灯的光在石碑上晃,把他们的影子投在碑上,像给那些刚刻好的字添了群蹦蹦跳跳的伴。

铁山站在碑林中央,看着弟子们的笑脸映在石碑上,突然觉得,这些吵吵闹闹的憨货,比石碑上的字更像聚气的魂——毕竟人族的气运,从来都藏在这热热闹闹的烟火里。

【场景二完】

场景三:石渠阁碑林-年

人物:同前,新增若干百姓、官员

【一年后,石渠阁前立起百块石碑,百姓围着看,官员们在旁赞不绝口】

石凿指着“武帝纪”

那块碑,跟个老秀才显摆:“老先生您看,这‘罢黜百家’的‘黜’字,我刻得带钩,像钩子似的把杂说都钩走!”

老秀才刚点头,就见阿灶举着个蒸笼跑过来:“来尝尝‘汉书糕’!

我按石碑上的字刻的模子,‘汉’字的三点水是蜜枣做的!”

绣绫的描金纹在阳光下闪,她拉着个穿粗布裙的小姑娘:“你看这碑角的缠枝莲,跟你裙摆上绣的是不是一样?以后你也能来认字,就认这碑上的字。”

火钳正跟个老铁匠吹牛:“看见没?那把刻碑的‘穿石刀’是我铸的!

现在归石凿了,他宝贝得跟啥似的,睡觉都压枕头底下。”

话没说完,被石凿追着打:“你还说!

上次你偷拿它去撬核桃,崩了个豁口,害得粘粘补了三天!”

粘粘抱着块备用碑石,紧张地盯着石碑:“别跑别跑!

小心震着碑基!

罗盘师兄说这碑林的方位是‘回龙顾祖局’,动不得!”

罗盘在旁边捋着胡子笑:“放心,我在每块碑下都埋了五谷,保准千年不倒。”

墨痕站在“艺文志”

那块碑前,正给个小书生讲字:“这‘赋’字的笔法,我仿了司马相如的笔迹,你看这一捺,多像他写《子虚赋》时挥笔的架势。”

铁山走到最中间那块碑前,上面刻着《汉书》的序,碑额是他亲手刻的“人族同辉”

四个字。

风吹过碑林,石碑相撞的声音像在念书,百姓的笑声、孩子们的吵闹声混在一块儿,倒比任何祭文都热闹。

伶伶带着一群孩子在碑间跑,手里的皮影人映在碑上,像活了的历史人物。

她唱着新编的戏文:“青石碑,立当场,刻的是汉家郎;你一锤,我一凿,凿出个好时光……”

铁山看着弟子们围着石碑笑闹,突然想起一年前他们在总堂吵成一团的样子。

他摸了摸腰间的青铜卡尺,又看了看石碑上那些带着温度的字——石凿刻错的那一横、木卯加的小老鼠、绣绫描的金线、火钳崩的豁口,都在阳光下闪着光。

或许这就是工艺门的道:不只是把字刻在石头上,是把日子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