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以器载道(2 / 3)

加入书签

是序时。

时序不乱,则百业有序。”

帝喾迁都于亳,筑城郭,修宫室。

老门主曾夜探亳都,见工匠们以夯土为墙,以木为梁,梁与柱交接处用“斗拱”

承托,使宫殿虽高而不倾。

更妙者,城中有“市”

,商人以陶、铜、丝帛交易,所用衡器竟是帝喾命人所造:以青铜为权,以木为衡,轻重不差分毫。

老门主取来衡器,仿其法造“天平”

,以金为砝码,精度更胜从前。

他立于城头,见万家灯火,叹道:“工艺之聚,是兴邦。”

尧帝在位时,洪水初现。

老门主见尧命鲧治水,鲧以息壤筑堤,却屡筑屡溃。

后舜帝继位,杀鲧而用其子禹。

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改堵为疏,命工匠造“耒锸”

——以铁为铲,以木为柄,可挖河开渠;又造“船舰”

,以桐木为身,以竹为帆,载人载物渡水。

老门主曾助禹造“测量仪”

:以竹为竿,刻刻度于上,可测水深;以绳系铅,可量河宽。

禹见之大喜,叹曰:“若无巧匠,何以治洪?”

老门主答:“工艺之用,在济民。”

待洪水退去,禹铸九鼎,分镇九州,鼎上刻山川草木、奇兽异鸟——那鼎是集天下工匠之力,以铜锡合金铸就,纹饰精美,千年不腐。

老门主观鼎于涂山,见诸侯朝贺,忽然明白:工艺之极,可凝人心。

天机一线:浩劫隐现觅生机

舜传位于禹后,老门主已知自己时日无多。

他见人族日益兴旺,城郭连绵千里,铁器取代石器,文字通行天下,忽然心生不安——这盛世太过顺遂,反倒似暴风雨前的宁静。

一夜,他于观中焚香,以毕生修为催动“天工镜”

此镜是他采昆仑玄铁,融日月精华,经百年锻造而成,能照见过去未来,却需耗损阳寿。

镜光初现时,仍是五帝荣光:黄帝铸鼎,颛顼分州,帝喾立市,尧帝观星,舜帝南巡……可转瞬之间,镜中景象突变:天崩地裂,洪水滔天,比禹时更烈;又有猛兽出渊,食人盈野;更见人族自相残杀,甲兵遍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那景象持续百年,人族十不存一,文明几近断绝。

老门主看得心惊肉跳,口吐鲜血,镜光骤暗——他窥到了天机:人族虽承三皇五帝之福,却因繁衍过盛,不敬天地,终招浩劫。

他踉跄起身,欲再窥天机,镜中却只剩一片混沌。

正绝望时,一缕微光自镜底透出,照见一处景象:废墟之中,有匠人正在筑城,他们以砖石为基,以铁为骨,将残破的城郭重新修补;又有工匠熔铜铸铁,造犁铧以耕田,造箭矢以御兽;更有老者在山洞中刻字,将三皇五帝的工艺、历法、医术一一记录。

渐渐地,城郭复立,农田重现,孩童围着工匠学习冶铁、制陶,笑声渐起。

老门主凝视那微光,忽然大笑:“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他抹去嘴角血迹,唤来众弟子,立于观中丹墀之上。

此时山门外已是晨曦微露,朝阳正从东方升起。

“尔等随我学工艺,可知工艺为何物?”

老门主声音沙哑,却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

弟子们答:“是求生,是观天,是立根……”

“不全对。”

老门主摇头,指向东方,“方才我窥得天机,数千年之后,人族有大劫,天地倾覆,生灵涂炭。”

众弟子大惊失色,跪地求问:“师父,可有解法?”

“有。”

老门主举起双手,那双手曾造万千器物,此刻正微微颤抖,“浩劫来时,文字或焚,历法或失,唯有工艺,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