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画舫夜宴(1 / 2)
瘦西湖夜宴,乃是扬州盐商商会每年一度的盛事,旨在联络官商感情,亦是各方势力暗中角力、划分利益的舞台。
今年因新任盐运使到任,更是格外隆重。
收到请柬的,非富即贵,或是名动一方的文人雅士。
卫珩与绵绵想要混入其中,难如登天。
他们既无显赫身份,又无足够银钱打通关节。
唯一的希望,就在那位即将致仕的扬州通判,王通判身上。
卫珩指着周明远提供的名单,周叔提及,王通判为人还算正直,与祖父曾有数面之缘,且对盐政积弊早有不满,只是人微言轻,加之即将离任,不愿多生事端。
我们或可尝试以故人之孙的身份,寻求他的帮助。
这是一个冒险的决定。
若王通判不愿相助,甚至转头将他们出卖,他们将万劫不复。
次日,卫珩与绵绵精心准备后,来到了王通判府邸。
递上的拜帖并未署真名,只写了北地故人之后,卫远携内子阮氏求见,有要事相商。
许是北地故人几个字起了作用,又或是王通判心中仍有几分好奇与警惕,他们被引入了书房。
王通判年近花甲,面容清癯,带着官场沉浮多年的谨慎与疲惫。
他打量着眼前这对看似普通的年轻夫妇,目光在卫珩刻意修饰却难掩清贵的气质上停留片刻。
二位是?他开门见山,语气疏离。
卫珩深深一揖,不再隐瞒:晚辈卫珩,乃京城卫国公嫡长孙。
这位是晚辈的未婚妻,阮绵绵,前太子太傅阮文清之女。
王通判瞳孔骤缩,猛地从太师椅上站起,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你……你们……不是传闻……他显然听说过卫珩病重以及阮绵绵之事,更知晓近来京中与江南的暗流涌动。
晚辈侥幸,得脱大难。
此番南下,实为查证江南盐政积弊。
卫珩言辞恳切,将部分可透露的线索,如李崇与永昌钱庄关联,隐去二皇子及七爷作简要说明,并出示了周明远那本册子的部分抄录作为佐证。
王通判听着,脸色变幻不定,时而愤怒,时而忧虑,最终化为一声长叹:老夫……早就知道这池水浑浊,却不想竟深至此!
李崇……他可是皇亲!
他看向卫珩和绵绵,眼中带着敬佩与怜悯,你们两个孩子,当真是胆大包天……可知此举凶险万分?
晚辈深知。
卫珩目光坚定,然,奸佞不除,国无宁日。
恳请世伯看在与我祖父故交,看在天下盐课、黎民百姓的份上,助我等一臂之力!
只需两张夜宴请柬,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身份即可。
王通判在书房内踱步良久,内心显然经历着激烈的挣扎。
最终,他停下脚步,看着眼前这对年轻人清澈而决然的眼神,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也曾有过的热血与抱负。
罢了罢了!
老夫行将就木,临走前,便再做这一件糊涂事吧!
他下定决心,从书案抽屉中取出两份空白的随从名帖,迅填写并盖上了自己的私印,三日后夜宴,你们便扮作老夫的远房侄儿及侄媳,随我一同登船。
记住,多看少说,见机行事!
那李崇的管家姓钱,是个笑面虎,极其狡猾,你们务必小心!
三日后,华灯初上,瘦西湖上流光溢彩,数十艘装饰华丽的画舫连成一片,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歌女曼妙的嗓音随着水波荡漾。
卫珩与绵绵换上了王通判提供的、符合他们远房侄亲身份的体面衣衫,跟随在王通判身后,登上了主宴画舫。
船上已是觥筹交错,盐商巨贾、官员名流汇聚一堂,空气中弥漫着酒香、脂粉香与一种无形的利益交换的气息。
王通判虽即将离任,但余威尚在,不少人上前寒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