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此心安处是故乡(2 / 2)
的可靠,仔细检查包装,合理分配行李重量,所有重物自然都归了他那双有力的手。
他不仅是体力上的担当,更默默记下了陆奶奶多看哪样一眼,悄悄多买了一份,准备给她一个惊喜。
这不再仅仅是购买特产,而是将无形的乡情、这一周的感动,分门别类地、妥帖地封装起来,准备跨越千山万水,移植到上海的生活里。
三、最后的“家宴”
与传承的托付
中午,桂姨在民宿厨房,倾注全部心意做了最后一顿“家宴”
。
红烧肉油亮,折耳根爽口,时蔬清甜,黄粑软糯,还有代表团圆的羊肉饺子。
饭菜上桌,陆奶奶没有立刻动筷。
她拿起酒杯,对着桂姨和刘金。
“桂妹,这趟,真辛苦你了。”
她话语朴素,重若千钧,“没有你,我找不到回家的路,尝不到家里的味。
你是我在这世上,最亲的家乡人。”
桂姨眼泪决堤,手抖得端不稳酒杯:“奶奶……能陪您回来,我高兴!”
陆奶奶转向刘金:“小金,谢谢你。
你稳重,心细,研新选对人了。”
刘金喉头滚动:“奶奶,您别客气,是我的福气。”
三人碰杯,酒液化作暖流,熨帖人心。
饭后,陆奶奶从布包里,郑重地拿出两样东西。
一本是她大半辈子的相册,递给桂姨:“桂妹,这个留给你和枚枚。
想我了,就看看。”
接着,她将一枚用红布包着的、古老的苗族蝴蝶妈妈银饰胸针,放在刘金掌心。
“小金,这个,给你将来的媳妇儿。”
她脸上露出慈祥而俏皮的笑容,“我们贵州姑娘戴这个,好看。
你找个好姑娘,好好过日子。”
这突如其来的、充满长辈关爱与认可的赠予,让刘金瞬间红了眼眶。
这不仅仅是一件礼物,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是一种越了雇佣关系的、近乎亲情的托付。
“奶奶……这太贵重了……”
“拿着。”
陆奶奶语气温和却不容拒绝,“你们好好的,我在上海,想着也安心。”
情感的浪潮在此刻达到顶峰。
无声的赠予与接受之间,一种深厚的情感纽带被牢牢系紧。
陆奶奶将自己与这片土地的连接,部分记忆与祝福,郑重交付给了最信任的两个人。
四、此心安处
午后,陆奶奶小憩后,独自在房间坐了许久,伏案写了一封给孙子陆研新的信,仔细封好。
做完这一切,她长长地、满足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将八十三年的疲惫、牵挂与漂泊感,都彻底吐了出来。
傍晚,她最后一次站在阳台,凝望赤水河的夜景。
灯火璀璨,酒香依旧。
但她的心,是满的,是静的,是安的。
桂姨和刘金安静相伴。
“明天,回上海了。”
陆奶奶望着远方,轻轻地说。
但她随即笑了笑,那笑容通透澄澈,仿佛卸下千斤重担。
“不过,也没什么分别了。”
她抬起手,轻轻按在自己心口。
“贵州的山,贵州的水,都在这里了。”
“老头子好像也在里头,对着我笑呢。”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话,说得真好啊。”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一声温暖的钟鸣,回荡在夜色中,为这场跨越时空的归乡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安宁的句点。
故乡,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地理坐标,而是她灵魂最终的、温暖的栖息地。
那些打包好的特产,将成为她在上海延续这份安心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凭据。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