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人间烟火慰风霜(3 / 4)

加入书签

;谈论着今年的酒糟好不好,粮食价钱涨没涨;也谈论着儿孙的工作,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谁家又在城里买了房。

他们的话语朴实,甚至有些琐碎,却充满了真实的生活质感。

陆奶奶大多时候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插问一两句。

她不需要刻意去“挖掘”

什么文化,这茶馆本身,这些老人脸上的皱纹和口中的闲聊,就是最鲜活、最生动的文化载体。

她从一个老人的口中,听到了关于“川盐入黔”

更具体的细节,不是历史书上的,而是他爷爷那辈人挑盐巴磨破肩膀的故事;从另一个老人那里,知道了当年集体酒坊时期,工人们如何用最原始的工具劳作……

这些碎片化的、口口相传的记忆,与官方记载的历史相互印证,又补充了无数动人的细节。

它们如同散落在时间长河里的珍珠,被这茶馆的午后时光,偶然串起,在陆奶奶眼前闪烁着温润的光泽。

四、家常晚餐与“酒”

的回归

傍晚,回到民宿。

桂姨系上围裙,用今天采购的食材,在民宿的公用厨房里大显身手。

刘金在一旁打着下手,洗菜、切肉,动作麻利。

很快,几道地道的黔北家常菜上了小餐桌:用陈记酱油烧制的、色泽红亮、软糯不腻的红烧肉;清炒的带着泥土芬芳的嫩胡豆;用糟辣椒凉拌的、口感爽脆奇特的折耳根;还有一碗碧绿的青菜豆腐汤。

主食,就是蒸热的、糯软香甜的黄粑。

没有精致的摆盘,没有昂贵的食材,但这一桌菜,却散着无比诱人的、属于“家”

的温暖气息。

陆奶奶坐在桌边,看着这些熟悉的菜式,眼眶微微热。

她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红烧肉,那酱香浓郁、肥而不腻的滋味,瞬间将她带回了遥远的少女时代,仿佛母亲就坐在对面,微笑着看着她吃饭。

“桂姨,你的手艺,真好。”

陆奶奶的声音有些哽咽。

“是食材好,奶奶。”

桂姨憨厚地笑着,“我们老家的东西,就是有味道。”

这时,刘金拿出一个小巧的陶瓷酒壶和两个小酒杯,笑着说:“奶奶,桂姨,今天逛了这么久,喝一小口,解解乏?这是昨天在那家老酒坊,王坊主非要塞给我的,说是他自己留着喝的‘软一点’的酒,不冲。”

陆奶奶看着那清澈透明的酒液,犹豫了一下。

前日在老酒坊那口“回头酒”

的暴烈,记忆犹新。

但此刻,在这温馨的家常晚餐氛围中,那酒似乎也褪去了棱角。

她点了点头。

刘金给她和桂姨各斟了浅浅一小杯。

陆奶奶端起酒杯,没有像上次那样一饮而尽,而是先凑到鼻尖,轻轻嗅了嗅。

那股熟悉的、浓郁的酱香依然存在,但似乎变得更加内敛、柔和。

她小口地抿了一下。

酒液入口,不再是灼烧的火焰,而是一股温润的暖流,顺着喉咙滑下,迅蔓延到四肢百骸。

辛辣感依然有,却被一种难以言喻的醇厚与回甘所包裹。

这口酒,与她记忆中父亲偶尔小酌时的滋味,奇妙地重合了。

配一口软糯的红烧肉,再吃一筷子清爽的折耳根,最后喝点清淡的汤……酒不再是主角,而是化为了这顿家常晚餐最恰到好处的注脚,将所有的滋味提升到一个更加圆融、更加慰帖的境界。

“这酒……配着家里的菜,才好喝。”

陆奶奶放下酒杯,轻声总结道。

这一刻,她才真正懂得了茅台镇酒的另一种真谛。

它不仅是用于招待贵客的珍品,不仅是创造经济奇迹的商品,它更可以是这样,融入寻常百姓的一日三餐,在觥筹交错间,或是独自小酌时,温暖着肠胃,也慰藉着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