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赤水河畔的旧梦与新茶(1 / 4)

加入书签

晨光熹微,透过民宿雕花的木窗棂,在老旧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陆奶奶醒得比往常都早。

或者说,她几乎一夜未眠。

那萦绕在鼻尖,无孔不入的酒糟香气,在寂静的深夜愈浓郁,像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掀开记忆的尘埃。

它不是侵袭,而是一种温柔的包裹,将她带回十六岁前的无数个清晨与黄昏。

这味道,是故乡的呼吸。

她披衣起身,缓步走到临河的阳台。

赤水河在晨雾中醒来,碧绿的河水静默流淌,倒映着两岸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与现代化酒厂的厂房。

几只早起的白鹭掠过水面,划破这片宁静。

远处,山峦如黛,云雾缭绕。

“变了,真的变了。”

陆奶奶在心里默念。

记忆里泥泞的河岸、低矮的木屋、歪斜的青石板路,已被整齐的步道、光鲜的店铺和坚固的堤坝所取代。

唯有这河水的流向,这山峦的轮廓,这空气中流淌的、近乎凝固的醇香,固执地维系着旧日的魂灵。

她想起十六岁那年离开的清晨,也是这样的雾,只是那时的心情是忐忑与决绝,是对遥远新疆的茫然,是对未来的不安。

而如今,八十三年的人生风雨走过,站在这梦回千转的故地,心中涌动的,是近乡情怯的酸楚,是物是人非的怅惘,还有一种穿透岁月烟尘,终于落叶归根的悲欣交集。

“老头子,我回来了……你看见了吗?”

她对着雾气氤氲的河水,无声地问道。

眼眸里,水光潋滟,一如脚下的赤水河。

“奶奶,您怎么起这么早?早上凉,快披上。”

刘金厚实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他轻手轻脚地给陆奶奶披上一件薄外套,动作专业而轻柔。

这个东北汉子,虽不解这小镇深植于陆奶奶骨髓的情感,却能敏锐地捕捉到老人身上那股沉静的哀伤。

“没事,小金,这里的风,吹着舒服。”

陆奶奶拍拍他的手,声音有些沙哑。

桂姨也起来了,张罗着洗漱,又拿出从上海带来的点心:“先垫垫肚子,等下我带你们去吃我们这儿最地道的羊肉粉!

保准你们吃了忘不了!”

一、早餐摊前的烟火气

三人下了客栈,穿过几条逐渐苏醒的小巷。

巷子不宽,两旁是各种售卖酒器、土特产的小店,空气里除了永恒的酒香,开始混杂着食物诱人的气息。

桂姨熟门熟路地引他们到一个不起眼的摊位前。

一口大锅熬着奶白色的浓郁羊汤,热气腾腾,香味扑鼻。

摊主是一对中年夫妇,见到桂姨,用本地话热情地打招呼:“桂姐,回来啦?还带了朋友?”

“是嘞!

快,三碗羊肉粉,多放辣子,多放香菜!”

桂姨扬声道,语气里带着回家的自在。

热乎乎的粗瓷大碗端上来,汤浓粉滑,羊肉片得薄而均匀,上面撒着翠绿的香菜、鲜红的辣椒油和酥香的黄豆。

刘金深吸一口气,赞道:“真香!

这味儿正!”

陆奶奶看着眼前这碗红彤彤的粉,有些犹豫。

桂姨忙说:“奶奶,我让老板给您做了清淡的,辣椒另放,您尝尝这原汤!”

陆奶奶拿起小勺,舀了一口汤送入口中。

刹那间,一股极其熟悉、鲜香醇厚的滋味在味蕾上炸开。

这不是上海那些精细烹饪的味道,这是粗犷的、热烈的、属于黔北山水的味道。

一些模糊的影像闪过脑海——是小时候,父亲偶尔带她赶集,在类似的摊位上,她踮着脚,眼巴巴地望着锅里……

“是……是这个味道。”

她低声说,又连喝了几口,一股暖流从喉咙直通到胃里,仿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