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文化广场 细节落实(2 / 4)

加入书签

笔,给喜欢画动物的孩子带动物贴纸;有人说陪老人时总怕没话聊,现在学会了指引里的“回忆小问题”

,可以问“奶奶您年轻时最喜欢的衣服是什么颜色”

;还有社区阿姨说,以后要帮李奶奶拍剪窗花的视频,按指引里的“传播素材”

要求,拍3张细节照,写两句简单的文案,让更多人知道老人的手艺。

韩枚看着大家围着指引讨论的模样,心里暖暖的——之前的联盟像一群往前冲的小老虎,有热情却没方向;现在有了指引,大家像是找到了指南针,知道每一步该往哪走,该怎么做。

她拿起桌角的拍立得,对着人群拍了张照,照片里,有人指着指引上的文字争论,有人拿着笔记本飞快记录,有人举着橘子笑得灿烂,阳光透过银杏叶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像镀了层光。

二、分组落地:把“纸面上的字”

变成“手心里的暖”

“咱们分三组,‘儿童陪伴组’‘老人关怀组’‘复盘统筹组’,每组按指引细化任务,下午就能试着用起来!”

韩枚把志愿者分成三拨,自己带着“儿童陪伴组”

,林晓带着“老人关怀组”

,陈阳负责“复盘统筹组”

,长桌旁瞬间分成了三个小圈子,讨论声此起彼伏。

(一)儿童陪伴组:从“教折纸”

到“懂心意”

韩枚带着五个志愿者蹲在银杏树下,手里拿着空白的“儿童需求卡”

,按指引里的模板,一条一条填:“先写清溪村12个孩子的名字,然后每个人的‘基本情况’‘喜好’‘禁忌’‘近期心愿’,都要填清楚。”

“朵朵,女,8岁,留守儿童,妈妈在广东打工,喜欢粉色、布娃娃,禁忌是别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心愿是给妈妈折能寄走的钻石。”

韩枚念着,让志愿者写在卡片上,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让她想起给朵朵寄画纸时写的卡片——“朵朵,粉色画纸能折出最漂亮的钻石,下次姐姐陪你写封信,把钻石和想念一起寄给妈妈。”

“豆豆,男,7岁,喜欢向日葵、下棋,怕折不好东西被笑,心愿是种出自己的向日葵。”

志愿者小王念着,突然抬头说,“上次我陪他折纸,他折坏了三次,急得快哭了,我当时说‘没事,再试一次’,现在看指引才知道,应该说‘姐姐小时候折坏过十几次,咱们一起找问题在哪’,这样他才不会觉得自己笨。”

韩枚点点头,从包里掏出准备好的“沟通话术表”

,递给每个人一张:“这是守白她们做的,左边是错的说法,右边是对的,比如孩子说‘我想妈妈了’,不能说‘别想了,妈妈很快回来’,要跟他说‘想妈妈的时候,我们把想对她说的话画在钻石上,好不好’——咱们要做的不是‘安慰’,是‘帮他找到表达情绪的方式’。”

正说着,组里的大一新生小郑突然红了眼眶:“我也是留守儿童,小时候想妈妈,没人听我说,要是当时有人陪我折钻石,帮我把话写下来,我肯定不会那么孤单。”

韩枚拍了拍她的肩膀,把一张需求卡递给她:“所以咱们现在做的,就是帮当年的自己,也帮现在的孩子,让他们知道,有人记得他们的心愿,有人愿意听他们说话。”

大家沉默了几秒,然后更认真地填需求卡,有人在“朵朵”

的心愿旁画了个小信封,有人在“豆豆”

的喜好旁画了棵向日葵,卡片上的字迹越来越工整,像是把每一份心意,都写进了那些小小的格子里。

(二)老人关怀组:从“送东西”

到“当家人”

另一边,林晓带着志愿者坐在长凳上,手里拿着“老人关怀四步走”

的流程,正和社区的王阿姨讨论:“第一步‘上门问候’,不能空着手去,也不能只送东西,要帮老人做件小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