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诗与钻石的夜晚(2 / 2)

加入书签

说,"

它不是绝望的告别,而是带着感恩的放手。

就像我笔下那些在修仙路上不得不放下的情感,那些必须告别的故人。

每一次告别,其实都是为了新的开始。

"

苏眠点头:"

就像你上次说的那个外卖员阿龙,他告别了过去的职业轨迹,却在病房里找到了新的可能。

有时候,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洒脱,反而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转机。

"

场景四:风的迷惘与坚定

最后,她们谈到那《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林薇轻声念着:

"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

"

这多像我们现在的状态啊,"

她感叹,"

总是在迷惘中寻找方向。

"

"

但徐志摩的迷惘是诗意的,"

守白说,"

而现代人的迷惘往往更加具体——career的迷惘,感情的迷惘,价值的迷惘。

就像那些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他们可能真的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

她想起诺亚最近在研究的黑格尔哲学,想起那些关于自我认知的讨论:"

不过,也许迷惘本身就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就像钻石需要在高温高压下才能形成,人也要在迷惘中才能找到真正的方向。

"

夜深了,咖啡馆要打烊。

三个女人走在落叶铺满的小路上,路灯把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守白走在最后,拿出手机给诺亚了一条信息:

"

今晚和闺蜜们聊徐志摩,突然觉得他的诗和你的黑格尔可以对话。

《偶然》里的相遇与分别,不就是自我意识在他人身上的投射与收回吗?《雪花的快乐》那种认准方向的执着,很像你说的通过劳动回到自身。

而《我不知道风》的迷惘,正是意识在迈向理性前的必要阶段。

"

很快,诺亚回复了:

"

亲爱的,你这番话让我想起黑格尔对浪漫主义的评价:它是主体性无限扩张的尝试。

徐志摩的诗,或许正是中国语境下对个体精神自由的浪漫探索。

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这种探索落实到更具体的生活中——比如,让每个人都能拥有象征自由与美的钻石。

"

守白看着手机屏幕,笑了。

诗与哲学,理想与现实,在这个秋夜里奇妙地交织在一起。

她抬头望着夜空,想起徐志摩的另一句诗:

"

我要那洗度灵魂的圣泉,

洗掉这皮囊腌臜,

解放内裹的囚犯,

化一缕轻烟,化一朵青莲。

"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朵等待绽放的青莲。

而她要做的,就是用她的笔,记录下这些绽放的瞬间——无论是在诗里,在画中,还是在那些普通人的钻石梦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