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诗与钻石的夜晚(1 / 2)

加入书签

北京秋夜,央美附近的一家小咖啡馆里,暖黄的灯光洒在原木桌面上。

守白和两位闺蜜窝在角落的沙里,面前摆着喝了一半的拿铁和摊开的诗集。

窗外梧桐叶落,窗内咖啡香混着书页的气息,构成一个与世隔绝的温柔夜晚。

"

我昨天整理书柜,又翻到徐志摩了。

"

说话的是林薇,一位出版社编辑。

她轻轻推了推眼镜,"

现在读来,还是觉得美得心惊。

"

"

是啊,"

接话的是苏眠,一位自由撰稿人,"

特别是《偶然》,我高中时还抄在日记本上来着。

"

守白端起咖啡杯,微微一笑:"

我最近倒是在想,徐志摩的诗,放在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

场景一:诗与生活的对话

林薇翻开带来的《志摩的诗》,轻声念起来:

"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

"

多洒脱啊,"

苏眠感叹,"

现在的感情都太沉重了,少了这种交会时互放的光亮的轻盈。

"

守白却若有所思:"

我倒觉得,这种轻盈背后是更深的懂得。

就像我小说里写的那对在病房里相遇的男女,他们知道彼此只是对方生命中的过客,却依然愿意在交会的瞬间,给予对方温暖和力量。

"

她顿了顿,想起阿龙和小芬:"

其实很多普通人的爱情就是这样,不必惊天动地,只是在彼此需要的时候,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然后各自继续前行。

但这种短暂的相遇,却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

场景二:理想的执着与消融

话题转到《雪花的快乐》,苏眠最爱这诗:

"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

"

这种为了理想义无反顾的姿态,现在很少见了。

"

苏眠说,"

大家都太务实了。

"

"

不,"

守白摇头,"

我反而觉得,现在很多年轻人依然在认清方向。

只是他们的理想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而是更具体、更个人化的追求。

"

她想起熊哥和他的"

钻石自由"

计划:"

我认识一个年轻人,他的理想是让每个普通人都能拥有钻石。

听起来很天真是不是?但他真的在一步步做,像雪花一样,执着地朝着自己的方向飞扬。

"

林薇若有所思:"

就像徐志摩在《翡冷翠的一夜》里写的:爱,就让我在这儿清净的园内,闭着眼,死在你的胸前。

这种为了所爱倾尽所有的决绝,在今天的年轻人身上,转化成了为理想持续奋斗的韧性。

"

场景三:告别与新的开始

不可避免地,她们谈到了《再别康桥》。

"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

"

这诗最美的地方在于,"

守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