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越洋的辩证法(2 / 2)

加入书签

精神——爱作为和解的可能

聊到深处,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他们自身。

纽约的夜色与北京的晨光,隔着屏幕静静对望。

“有时候觉得,我们就像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诺亚的声音低沉下来,“我的研究抽象而晦涩,你的创作具体而绚烂。

这种距离和差异,本身就像一种‘异化’。”

守白放下画笔,认真地看着屏幕里的诺亚:“但黑格尔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对立面并非只能你死我活,可以通过‘扬弃’达到统一。

我们的爱,不就是在进行这种‘扬弃’吗?”

她微笑着说:“你的哲学思辨,是我的故事需要的骨架和深度;我的艺术表达和读者反馈,是你理论最好的现实注脚。

我们看似在对立的两极,但每一次深入的交流,不都是在消除这种对立,形成一个更丰富、更具体的‘我们’吗?这或许就是‘绝对知识’在现实中的一种映射——不是在孤独中占有真理,而是在相互承认和理解的共同体中,抵达精神的合一。”

诺亚怔住了,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书本上艰涩的“绝对精神”

,在守白温柔而坚定的话语中,变得如此真切。

它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存在于每一次跨越时空的理解,每一次将对立转化为动力的努力之中。

“守白,”

他轻声说,“你是我辩证法里,最美丽的合题。”

晨光中,守白的脸颊微红,笑道:“诺亚先生,你的情话,很有哲学高度。”

两人都笑了起来。

哲学探讨与情侣间的私语,在此刻完美地融合。

他们一个在哥大的夜色里,一个在央美的晨光中,却仿佛共同置身于一个由思想和爱意构筑的第三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黑格尔的晦涩概念化为了理解彼此与时代的钥匙,而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太平洋,也仿佛缩小成了辩证地图上一道可以跨越的沟壑。

通话结束,诺亚合上《精神现象学》,觉得那些铅字仿佛都活了过来。

而守白则重新拿起画笔,觉得笔下的世界,因为注入了哲学的骨架,而变得更加坚实和深邃。

时代青年的困境与挣扎,在古典哲学的透镜下,显露出其深刻的必然性与越的可能。

而这越洋的辩证法,仍在每一个思考与相爱的灵魂中,持续进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