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致何静 一条务实的路径(1 / 2)
何静:
你好!
电话挂断后,你的声音和那句“我们终究是两个世界的人”
,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无法简单地用“加油”
或“别放弃”
来安慰你,那太苍白了。
所以,我整理了一份基于当前国内真实就业形势的分析和路线思考,不是高高在上的指导,而是作为朋友,希望能为你提供一些或许你没留意到的视角和抓手。
我们都在自己的泥潭里挣扎过,或许我的视野,能帮你看到一点不同的路径。
先,我们必须清醒地正视战场:
你面临的困境,是千千万万普通高校文科生的缩影,根源在于“结构性矛盾”
。
·学历天花板真实存在:很多好岗位的门槛就是“985211”
或“硕士以上”
,你们的简历在第一关被机器筛掉,这并非你能力不行,而是机会不均。
·文科技能够用但不顶尖:行政管理、中文等专业,技能“泛而不精”
,在就业市场上容易替代,缺乏议价权。
·时代风向变了:教培、房地产等行业收缩,而爆式增长的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需要的技能又是文科背景不具备的。
2o25届毕业生预计有1222万人,再创新高,竞争是残酷的。
然后,我们来谈谈可能的突围路径:
放下“必须一次考编成功”
的执念,我们把目标调整为“先生存,再展,在迂回中前进”
。
路径一:短期突破口——瞄准基层与公共部门
这不是劝你继续盲目考公,而是调整靶心。
·关注“三支一扶”
、“西部计划”
等基层项目。
这些项目竞争相对小,有政策保障,能让你先站稳脚跟,积累非常宝贵的工作经验,有时还会对后续考公有加分或定向岗位。
这比你在城市里漫无目的地漂泊、拿着微薄薪水要强。
·紧盯本地事业单位和国企的公开招聘。
别只盯着国考省考,分散投资,关注全市、甚至邻县的招聘信息。
路径二:中期转型道——勇敢地“回炉再造”
这是我认为你可能需要重点考虑的方向。
社会正在从“唯学历”
转向“学历+技能”
并重。
·认真考虑“本升专”
。
这不是倒退,而是战略转型。
去高等职业院校读一个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比如智能制造、新能源、数字化运营甚至老年服务与管理。
目标是成为既懂管理(你的文科背景)又懂技术的“紫领”
人才,这是未来企业最急需的。
·参与政府补贴的技能培训。
各地人社部门都有免费的或补贴的技能培训项目,比如新媒体运营、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等。
选择一个,快掌握一门实用技能,它能让你在求职时多一个筹码。
路径三:长期展路——拥抱灵活与新业态
如果体制内和重返校园都让你感到束缚,或许可以试试更灵活的路径。
·尝试“轻资产创业”
或自由职业。
你文笔好,能否尝试做技术写作、新媒体文案、企业公众号代运营?从接单平台开始,慢慢积累作品和口碑。
现在政策对个人创业有培训、担保贷款等支持,可以了解一下。
·核心是构建个人品牌:无论做什么,要有意识地让人提到某个细分领域就能想到你。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心态与行动:
1彻底放下“文凭包袱”
:我们的价值不应由一纸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