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沪上婚讯 东北暖意(3 / 3)
铜铃,风一吹,铜铃叮当作响,喜庆又热闹。何静穿着凤冠霞帔,坐在镜前,朱雀帮她梳头:“静静,今天你真美。妈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着你嫁个好人家,过上好日子。”何一铭站在旁边,眼圈有点红:“以后要好好照顾自己,常回家看看。”
何静点头,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这时,刘知非穿着长袍马褂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朵红绒花,插在她的发髻上:“静静,准备好了吗?我们要拜天地了。”
院子里挤满了宾客,张阿姨、李奶奶、读书会的朋友、刘知非的同事和家人,大家笑着闹着,气氛热闹极了。司仪高喊:“一拜天地!”两人对着院子里的天地桌鞠躬,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暖烘烘的。“二拜高堂!”何静和刘知非对着双方父母鞠躬,刘妈妈笑得合不拢嘴,偷偷抹了抹眼泪。“夫妻对拜!”两人相视一笑,鞠躬时,何静看见刘知非眼里的温柔,像这秋日的阳光,温暖又明亮。
敬茶时,何静端着茶杯,对刘妈妈说:“妈,您喝茶。”刘妈妈接过茶杯,笑得眼睛都眯了,从口袋里拿出个红包递给她:“好孩子,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何一铭也接过刘知非递来的茶杯,拍着他的肩膀说:“小刘,静静就交给你了,你要好好对她。”刘知非点头:“叔,您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顾静静,不让她受委屈。”
婚礼间隙,刘知非拉着何静的手,走到院子里的铜铃旁:“静静,你听,这铜铃的声音多好听。”风一吹,铜铃叮当作响,像是在为他们祝福。刘知非忽然唱起了《家在东北》:“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他的声音不算好听,却很真诚,何静靠在他怀里,跟着轻轻唱起来。
宾客们都围过来看,笑着鼓掌。刘妈妈抹着眼泪说:“这孩子,终于成家了。”朱雀也笑着说:“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上海东北,都是家。”
婚礼结束后,何静和刘知非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的星星。刘知非握住她的手:“静静,谢谢你愿意嫁给我。我从东北来上海,一个人打拼这么多年,从来没觉得孤单,直到遇见你。以后,我就是你的依靠,咱们一起把日子过好。”
何静点头,靠在他肩上:“刘知非,谢谢你娶我。我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个大龄剩女,没人会喜欢我,直到遇见你。你让我知道,不管多大年纪,不管来自哪里,只要两个人真心相待,就能拥有幸福。”
夜风轻轻吹过,铜铃叮当作响,像是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何静想起诸葛匹夫说的“一年内有良缘”,想起自己曾经的迷茫和不安,想起那些独自敲打的夜晚。现在她终于明白,所谓良缘,不是等来的,是两个人跨越地域,跨越差异,像金属和焊料一样,在合适的温度里,慢慢熔合,慢慢靠近,最终形成最稳定、最温暖的家。
她35岁,上海本地人,二本文科出身,曾经的大龄剩女;他30岁,来自东北小县城,哈工大金属材料工程毕业,上海外企工程师。他们的结合,就像一场中式婚礼,既有上海的细腻温婉,又有东北的豪爽真诚,在岁月的打磨下,慢慢变成最美好的样子。
何静抬头看着刘知非,眼里满是笑意。她知道,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以后的日子,他们会一起在工作室打金,一起在书店看书,一起回东北看雪,一起在上海逛弄堂。用金属的坚韧,守护彼此的温暖;用中式的浪漫,书写属于他们的幸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