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开始重新投入做生意(1 / 2)

加入书签

朱允熥把皇爷爷送来的黄铜模具往糖坊一摆,工匠们围着看了半天,啧啧称奇。

这模具比原先的木模精巧多了,凹槽深浅均匀,边角打磨得光滑,刻出来的糖块纹路清晰,连“福”

字都比以前周正。

试了两锅,果然省力不少,出糖度快了三成,形状也齐整,往竹筐里一码,看着就招人喜欢。

“小东家,”

老工匠老李头捋着胡子笑,“这模具真是神了!

昨儿张记杂货铺的王掌柜来,一眼就相中了这糖块,定了五十斤,说要摆在柜台最显眼的地方呢!”

朱允熥蹲在灶台边,看着蒸腾的热气裹着焦糖香往上冒,心里那点演戏的疲惫早散了。

他挥挥手:“李伯,再加两锅!

把新熬的薄荷糖也用上这模具,刻成月牙形,孩子们准喜欢。”

正忙得热火朝天,内侍小禄子颠颠地跑进来,手里还攥着张纸条:“小东家!

便民楼那边派人送信,说……说这个月的账算出来了!”

朱允熥擦了擦手上的糖霜,接过纸条一看,眼睛顿时亮了——便民楼开业三个月,这个月总算见了回头钱,除去木料、工匠工钱和日常开销,净赚了三十五两银子!

虽然不多,但比起前两个月的亏空,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走,去便民楼看看!”

朱允熥把模具交给老李头,拽着小禄子就往外跑。

便民楼是他上个月盘下来的铺面,一楼卖油盐酱醋、针头线脑,都是百姓日常用得着的东西;二楼隔了几间小房,租给走江湖的郎中、修补农具的手艺人,收点租金。

刚开业时,附近百姓还不熟,加上铺子里的货比别家贵了一文两文,生意冷清得很,朱允熥急得嘴上起泡,连着三天蹲在街角数行人,才琢磨出个法子——凡在一楼买东西满二十文,就送一张“便民票”

,集满十张能换一斤粗盐;二楼的手艺人,头三个月租金减半,但得承诺“修不好不要钱”

这法子果然管用,不到半个月,铺子里就热闹起来。

张婶带着李嫂,王大爷牵着小孙子,都奔着那便民票来,买完东西还得念叨一句:“允熥这孩子实诚,不像别家净玩虚的。”

二楼的郎中更神,据说凭着一手针灸的本事,治好了西街张大娘多年的腿疼,如今排队候诊的能从二楼排到楼梯口。

刚到便民楼门口,就听见掌柜的老王在里头吆喝:“都别急,一个个来!

盐罐子都满着呢,保证够!”

朱允熥挤进去一看,好家伙,柜台前里三层外三层全是人,手里都攥着花花绿绿的便民票,跟捧着宝贝似的。

“小殿下来啦!”

老王眼尖,一眼就瞅见他,嗓门更亮了,“大伙看,这就是咱便民楼的东家,朱小爷!

要不是小爷出的主意,哪有这么实惠的好事!”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七嘴八舌地夸起来:“小东家是好人呐!”

“这便民票真好使,我家那口子再也不用跑老远买盐了!”

朱允熥被夸得脸烫,连忙摆手:“大伙满意就好,往后还得多提意见!”

正说着,二楼的郎中周先生背着药箱下来,手里还拿着个布包,笑着递给朱允熥:“小殿下,这是给你的。

前阵子你说肩膀疼,我配了点膏药,贴三天准好。”

朱允熥接过布包,一股淡淡的草药香飘出来,心里暖烘烘的。

老王拉着朱允熥到后屋算细账,算盘打得噼啪响:“这月油卖得最好,尤其是胡麻油,比对面铺子便宜半文,走了三十斤;针头线脑卖了十二串钱;二楼周先生的诊金抽成有五两,修补农具的刘师傅也有三两……”

他越算越高兴,唾沫星子都溅到账本上了,“小东家,照这势头,下个月赚五十两都没问题!”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