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亏了(3 / 4)
,此刻却蔫蔫的,像被霜打了的禾苗。
朱允熥又翻了几页,看到“会员制”
“促销活动”
那些字眼,更是苦笑:“这些东西,听着新鲜,放在这大明朝,却像穿错了衣裳。
百姓过日子,认的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你搞那些花哨的,他们反倒疑心‘这里头是不是藏着坑’。
前几日试着搞了次‘买布送线’,原以为能多卖些,结果人家倒问‘你这布是不是有瑕疵’,你说气人不气人?”
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外渐暗的天色,声音低了些:“说到底,还是我太想当然了。
后世的法子再好,也得看这眼下的水土合不合。
他们有机器,有流水线,能把成本压到最低,咱们呢?全靠工匠一针一线织出来,我却硬要照着那边的价来卖,这不就是逼着自己亏本吗?”
“原以为能凭着点记忆里的影子,走出条新路子,现在看来,倒像是东施效颦,学了个四不像。”
朱允熥回头,看着那堆布料,“布是好布,却卖不出能活下去的价钱;楼是好楼,却撑不起我这不切实际的念头。”
忽然,一个念头钻进脑子里:自己不行,难道不能找个行的人来做?
这念头刚冒出来,就像春芽似的疯长。
他想起后世那些大公司,老板未必亲力亲为,却总能找到会经营的经理,把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
自己缺的,不就是这样一个人?
可这人不好找。
朱允熥往椅背上一靠,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着。
会做生意的人,应天府里定然不少,绸可这些人要么有官府背景,要么是宗族势力盘根错节,找来当掌柜,怕是会把布庄当成自家的产业,到时候别说让利给百姓,能不能守住本金都难说。
更重要的是,这时代的生意场,从来不是光凭本事就能站稳脚跟的。
他见过太多例子:有个卖胭脂的小贩,手艺好,价钱公道,生意刚有起色,就被城里的胭脂铺联合地痞挤垮了;还有个织锦的匠人,织出的料子比贡品还精美,却因为没门路巴结官吏,最后只能把手艺烂在肚子里。
“没身份没靠山,就算有天大的本事,赚来的银子也未必能焐热。”
朱允熥低声道,心里渐渐有了谱——他要找的,得是那种有真本事,却被身份所困的人。
或许是个被主家欺压的账房,或许是个被排挤的伙计,甚至可能是个因家境贫寒而埋没的小商贩,他们懂经营,却缺一个机会,更缺一个能护住他们的“身份”
。
而自己,恰好能给他们这个机会。
想到这里,朱允熥精神一振,起身走到门口,对着廊下喊:“小刘子!”
小刘子正捧着个食盒在廊下等着,听见喊声连忙跑进来:“殿下,您唤奴才?”
“你把这几日当值的几个信得过的内侍都叫来。”
朱允熥道,“我有要事吩咐。”
不多时,四五个内侍低着头站在屋里,都是跟着朱允熥从东宫出来的老人,最是可靠。
朱允熥看着他们,沉声道:“我要你们去办件事——在应天府里打听,有没有那种会做生意,却出身低微、没什么靠山的人。”
他顿了顿,仔细叮嘱:“第一,得是真懂行的。
不管是管账、进货,还是跟人打交道,总得有一样拿得出手,不能是只会耍嘴皮子的油滑之徒。
第二,得干净。
手脚不干净的,欺瞒百姓的,就算本事再大也不要。
第三,也是最要紧的——得是那种被欺负过、被打压过,空有本事却没处使的人。”
小刘子听得有些愣:“殿下,您找这样的人做什么?咱们布庄不是有李管事吗?”
“李管事忠心,却太老实,守成可以,想把生意做活,还得靠更活络的人。”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