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铸币日常中(2 / 4)

加入书签

“银和金我来想办法,您只管琢磨怎么改范。

银币的花纹得比铜钱细,金币上还得刻个小‘金’字,一眼就能看出是啥钱。”

他心里门儿清,这年头的人只认真金白银,宝钞那玩意儿太虚,没有实打实的金属货币托底,早晚还得变成废纸。

全世界都是如此,从西域的波斯银币,到东洋的黄金小盘,哪个不是靠金属本身的价值流通?

要让新钱立住脚,就得把“硬通货”

的根基打牢。

接下来几日,朱允熥一头扎在工部。

他让王匠头把泥范改得更精细,铸银币时用细砂做范,让表面更光滑;铸金币时则在范里刻上微小的云纹,既好看又难仿造。

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朱允熥竟然就成功地制造出了令他自己心满意足的钱币!

这度简直令人惊叹不已。

且看这些钱币的兑换比例,那可真是相当合理。

一两金可以兑换整整十两银,而一两银又能兑换足足一千文钱呢!

如此清晰明了的兑换规则,无疑会给人们的交易带来极大的便利。

再看看这些钱币的种类,金币只有一种,就是一两金的;银币则有四种不同的规格,分别对应着一两、一千文、半两、五百文、二钱、二百文、一钱和一百文。

这样多样化的银币选择,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无论是大额交易还是小额消费,都能轻松应对。

而铜币呢,同样也有四等之分,分别是铜当十、铜当五、铜当二和铜当一。

这种细致的分类,使得铜币的使用更加灵活多样。

至于老朱的铜当三,朱允熥则完全没有将其放在眼里,直接选择了无视。

毕竟,在他看来,现有的钱币体系已经足够完善,根本不需要再去制造这种的铜当三了。

朱允熥踮着脚,把刚铸好的银币一枚枚码在桌上,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上面,银辉晃得人眼睛亮。

他拿起最大的那枚银币,上面刻着精致的云纹,边缘还錾了“壹两”

两个小字,沉甸甸的手感让人踏实。

“你看这成色!”

他举着银币对王匠头晃了晃,声音里满是得意,“按你说的比例融了银和铜,既硬挺又光亮,摔在地上都当当响!”

王匠头凑过来细看,忍不住点头:“殿下这设计绝了,壹两、五钱、二钱、一钱,大小分明,上面的花纹还不一样——壹两的刻云纹,五钱的刻水纹,一眼就能分清。

百姓用着方便,准能传开!”

朱允熥又拿起最小的一钱银币,边缘光滑无刺,上面的“一钱”

字样清秀工整。

他忽然想起什么,转头对身后的小太监说:“去把库房那箱新铸的铜币搬来,咱这新钱体系,铜币也得跟上。”

不多时,一箱铜币搬了进来,个个黄亮如新,正面是“洪武通宝”

,背面刻着简单的花纹。

朱允熥拿起一枚,和银币摆在一起:“这样一来,大额用银币,小额用铜币,百姓买卖东西再不用费劲找零,多方便。”

王匠头摸着胡须笑:“还是殿下考虑周全。

之前老有人说铜钱容易磨损,银币耐用,这下搭配着来,再合适不过了。”

朱允熥正对着新铸的钱币琢磨成色,忽然一拍脑门,转头对王匠头道:“差点忘了最要紧的!”

王匠头一愣:“殿下还有什么吩咐?”

“拿钱范来!”

朱允熥踮着脚,指着桌上的空白钱范,“背面的花纹得改改,刻上人像!”

“人像?”

王匠头更糊涂了,“钱上刻人像?从来没这规矩啊……”

“规矩就是用来改的。”

朱允熥小手一挥,让小刘子把他画的图样拿来。

那纸上歪歪扭扭画着几个人影,旁边还标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