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适印刷机项目走(2 / 4)

加入书签

他画着画着,树枝停在地上,“可咱大明……哪有能造这铁轮子的工匠?哪有能做那么小齿轮的铺子?”

这话倒是实情。

应天府最好的铁匠铺,能打菜刀、能锻马蹄铁,可要说打造尺寸不差分毫的铁滚筒,还得让它转起来不晃,怕是难如登天。

至于齿轮,更只有钟表匠能做几个小铜齿,想凑成带动滚筒的一套,简直是天方夜谭。

小刘子见他蔫了,赶紧劝:“小殿下,咱先用活字印刷也挺好,慢慢印,总能印完的。”

“不行!”

朱允熥猛地站起来,树枝在地上划出道深痕,“皇爷爷说,报纸要让天下都看见,靠人工刷,一天印两千张,够哪的?北平、西安、广州的百姓想看,等报纸送到都成旧闻了!

必须得有快的机器,哪怕造十年,也得造出来!”

他眼里的光又亮起来,比刚才在大街上还亮:“我知道难。

原理我懂,可怎么把铁烧热了能弯成滚筒,怎么让齿轮咬得严丝合缝,我一窍不通。

但不懂可以学啊!

找最巧的铁匠,找最会做木工的师傅,咱一点点试,总有成的那天!”

当天下午,朱允熥就揣着画了半夜的图纸冲进工部。

工部尚书麦至德正对着一堆河道图纸犯愁,见他来了,赶紧放下笔:“小殿下怎么来了?报社的木料不够了?”

“不是木料的事!”

朱允熥把图纸往案上一铺,上面画着个歪歪扭扭的铁架子,滚筒、齿轮、压杆画得像小孩子的涂鸦,却标着尺寸,“我要造这个,叫印刷机,能自己印报纸的!

麻烦尚书大人帮我找些工匠,成立个研小组,专门琢磨这个!”

工部尚书麦至德眯着眼瞅了半天,越瞅眉头越皱:“小殿下,这铁滚筒要薄厚均匀,不然印出来的字一边深一边浅;这齿轮得大小齿牙对上,差一丝就转不动……咱工部的工匠,怕是没这本事。”

“那就找有本事的!”

朱允熥梗着脖子,“天下之大,总有能工巧匠!

您就说,能不能给我间工坊,能不能调些铁匠、木匠、铜匠过来?工钱我让东宫出,材料不够就往上报,皇爷爷准会答应!”

工部尚书被朱允熥这股执拗劲儿打动,捋着胡须点头:“行!

既然小殿下有这份心,老夫这就给你调人!”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爽朗的笑声,淮王朱模掀帘进来,身后跟着个黑黢黢的壮汉,手上还沾着铁屑——正是火器营的王铁匠。

“大哥,我把王老铁带来了!

他打炮筒子能做到薄厚不差分毫,这铁滚筒的活,非他莫属!”

王铁匠瓮声瓮气地拱手:“小殿下放心,只要给咱家伙事儿,保准把滚筒打得比镜面还光溜!”

朱允熥眼睛一亮,刚要说话,又有个背着工具箱的老者被领了进来,是木工房的李师傅,据说曾为皇宫打造过能自动开合的屏风,手里的刨子比绣花针还准。

“小殿下,老朽看了图纸,这机架得用楠木加铁榫卯,稳当!”

紧接着,钦天监的张钟表匠也来了,他捧着个黄铜小齿轮,轻轻一转,“咔嗒”

声清脆均匀:“小殿下,齿轮的齿距老朽算好了,差一丝,您摘我这把老骨头!”

最后来的是个年轻后生,姓陈,是江南来的造纸匠,手里捧着一沓薄如蝉翼的宣纸:“小殿下,印报纸的纸得吸墨快、不易破,我琢磨着改良了纸浆配方,您瞧瞧这纸中不中?”

朱允熥看着眼前这几位各怀绝技的工匠,心里热乎乎的,一拍巴掌:“就你们了!

从今天起,咱这印刷机研小组就算正式成立!

王师傅管滚筒锻造,李师傅管机架打造,张师傅管齿轮精密,小陈师傅负责纸张改良!

工钱加倍,材料要啥给啥,咱别的没有,就是有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