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前宋怎么亡的(1 / 2)

加入书签

朱允熥小手在案上比划,像只扑腾翅膀的小麻雀:“柴米油盐、棉布粗布,这些百姓天天要吃要用的,就按三十税一,甚至五十税一,哪怕不收税都行!

他们想涨价也涨不到哪去,毕竟家家都离不了,官府盯着也方便。”

朱允熥峰回路转的说:“那些珍珠翡翠、虎皮貂裘,还有酒楼里一桌子能抵百姓半年嚼用的宴席,就该往死里收税!

三税一都算轻的,二税一、甚至一半一半地收!”

朱允熥继续说:“买这些的人,非富即贵!

他们穿金戴银,吃山珍海味,多交些税怎么了?难道还能让他们冻着饿着?可要是这些东西税轻了,他们就更敢铺张浪费,倒显得咱大明的银子都花在这些虚头巴脑的地方了!

朱元璋挑眉看着他,嘴角藏着点笑意:“哦?那要是收重税,他们偷偷涨价咋办?”

“涨就涨呗!”

朱允熥脖子一梗,理直气壮,“反正买的人不在乎!

某一员外家的公子要买支镶宝石的笔,本来十两银子,收五两税,他顶多骂句‘晦气’,该买还是买。

可这税银能给边关的士兵做棉衣,能给灾区的百姓买粮食,这多划算!”

糙米加税,普通百姓买米要多花两个铜板,就得盘算着少喝一碗粥——这不一样啊!

朱元璋摸着胡子,指尖在案上轻轻敲:“你这小脑袋瓜,倒会分轻重。”

“可不是嘛!”

朱允熥得寸进尺地爬到椅子上,凑得离朱元璋更近,“那些卖珍珠玛瑙的,卖雕花大床的,卖西域香料的,他们赚的都是富人的钱,税重了,富人肉疼,可穷人日子不受影响。

国库还能多进些银子,拿来补贴给种粮的、织布的,让百姓买米买布更便宜,这不是两全其美?”

朱元璋沉默片刻,忽然笑了,伸手揉了揉他的头,把本就乱糟糟的髻揉得更像个鸡窝:“你这想法,倒比户部那群老顽固活泛。

他们总说‘税法得统一’,却不想想,米和玉能一样吗?”

朱允熥得意地晃着腿:“就是!

就像皇爷爷带兵打仗,对步兵和骑兵的法子不一样,对百姓和富人的法子也得不一样。

富人穿绫罗绸缎,就得多交点税;百姓穿粗麻布衣,就该少交点,这样才公道!”

他忽然拍了下龙椅扶手:“你这法子,咱看行!

让户部和刑部合计合计,把商品分成‘必需’和‘奢靡’两档。

必需的,税尽量低,谁敢借着必需之名涨价,就按欺君论处;奢靡的,税就往高了定,让买的人知道,享受了就得给朝廷做贡献!”

朱允熥乐得从椅子上蹦下来,在地上转了个圈:“那报纸上也得登!

把哪些东西收重税、哪些东西收轻税写清楚,让百姓知道朝廷向着他们,也让那些卖粮的商人不敢偷偷涨价!”

“还得让都察院盯着!”

朱元璋补充道,“别让商家把奢侈品混进必需品里逃税。

比如有人把锦缎染成粗布的色,假装是粗布卖,就得重罚!”

“对!”

朱允熥赶紧点头,“可以让牙行给每件东西盖章,必需品盖红章,奢侈品盖蓝章,一目了然!

税吏查的时候,一看章子就知道该收多少税,省得他们耍花样!”

朱元璋看着他手舞足蹈的样子,忽然觉得这小崽子比那些只会引经据典的大臣更懂治国的根本。

治国哪是死搬硬套的条文?是要盯着百姓的柴米油盐,看着富人的绫罗绸缎,把税加在该加的地方,把实惠落在该落的人手里。

“王景宏!”

朱元璋扬声道。

“奴才在!”

王景宏赶紧从门外进来。

“传旨给户部尚书,”

朱元璋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让他三天内拿出‘分档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