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对商人偏见的老朱(1 / 2)
第二天早朝刚散,朱元璋把朱允熥的章程往龙案上一摔,纸页哗啦散开,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字迹。
他指着“商家花钱登广告”
那条,眉头拧成个疙瘩,冲王景宏道:“把那小崽子给咱叫来!”
朱允熥刚在东宫练完字,听说皇爷爷传召,揣着半截没啃完的馒头就跑来了,进殿时嘴里还嚼着,见龙案上散着自己的章程,赶紧把馒头咽下去,规规矩矩地行礼:“孙儿给皇爷爷请安。”
跪下!”
朱元璋的声音不高,却带着股子威严。
朱允熥吓了一跳,“噗通”
跪了起来。
“你这章程,其他都还行。”
朱元璋捡起最上面一张,指着“阅报点”
“御史审稿”
几条,“这些都合规矩,想得也细。
可你说说,让商家花钱登消息,成何体统?”
他把纸往地上一扔,正落在朱允熥面前:“报纸是传政令、晓民心的地方,不是让那些商贾吆喝卖货的!
朱允熥眨巴着眼睛,小声辩解:“皇爷爷,商贾登消息,能给报社添钱啊。
您想,印报纸要活字、要纸张、要工钱,总让朝廷掏钱哪行?让商家出点钱,报社能自己养活自己,还不用挤占国库,多好?”
“好个屁!”
朱元璋一拍龙椅扶手,“咱大明的报纸,要的是风骨!
是让百姓知道朝廷的好,不是让他们看哪家布庄的布便宜!
你要是缺钱,跟咱说,国库拨给你,也不能让商贾的铜臭沾了这报纸!”
朱允熥被训得缩着脖子,却还是忍不住嘟囔:“可……可百姓也想知道哪有好东西买啊。
再说了,商贾赚了钱,不也得交税给朝廷吗?这是一举两得呀。”
“一举两得?”
朱元璋盯着他,忽然笑了,只是那笑意没到眼底,“你才多大?就懂这些商贾的弯弯绕?是不是被哪个奸商教坏了?”
“没有!”
朱允熥急得脸通红,“孙儿就是觉得,有用的消息就该让大家知道,不管是朝廷的政令,还是商家的好货,只要对百姓有用,为啥不能登?”
他抬头看着朱元璋,眼睛亮得很:“皇爷爷总说,治国要让百姓过好日子。
百姓能买到便宜布、好粮食,不就是好日子的一部分吗?这广告,就是帮他们过日子的呀。”
朱元璋被他堵得一愣,盯着地上的章程看了半晌,忽然弯腰捡起一张,指着“广告需写明物价,不许欺瞒”
那条,哼了一声:“算你还有点脑子,知道设规矩。”
但是,你当商人是什么好东西?这群人,眼里只有铜臭,心里只装着秤砣,一分利能让他们跑断腿,三分利能让他们卖了亲娘!
朱允熥刚想张嘴,就被他瞪回去:“你别插嘴!
咱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
当年在濠州,那粮商囤着米不卖,眼睁睁看着人饿死,价码却往天上飙;后来在应天,布商把粗麻布染成细绸的色,骗得百姓掏空了家底——这些人,见利忘义是本性,你让他们登广告?他们能把稻草吹成金条,把沙土说成珍珠!”
他起身踱了两步,龙袍下摆扫过金砖,带出“沙沙”
的响:“酸儒们常说‘无商不奸’,这话是糙,却在理。
农夫种一亩地,流十斤汗,才得一担粮;织女织一匹布,熬三个夜,才得几尺帛。
可商人呢?倒腾倒腾,一转手就赚得盆满钵满,凭什么?就凭他们嘴皮子溜,心眼子活,专挑老实人坑!”
朱允熥攥着衣角,小声道:“可……可也有好商人啊!
“那是百里挑一!”
朱元璋猛地停下脚步,指着殿外,“你去街上瞅瞅,十个商人里,九个半都在盘算怎么多赚一个铜板!
你让他们登广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