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藩王离京(1 / 2)
在朱允熥专心致志地制造毛笔的这段时间里,京城中的各个藩王们也纷纷开始行动起来。
他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京城,踏上了各自的归途。
先离京的是奏王朱次子朱樉,他身为秦王,地位尊崇,离京时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紧接着,三子朱棡也启程返回他的封地,他是晋王,同样拥有不小的权势和影响力。
而四子朱棣,也就是后来的燕王,他站在应天城的城楼上,远远地望着这座繁华的城市,心中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失落感。
尤其是当他回忆起除夕年夜饭上的情景时,这种感觉就越强烈。
在那场晚宴上,众人对朱雄英百般殷勤,阿谀奉承,仿佛他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而朱棣,尽管身为藩王,却被众人冷落一旁,无人问津。
这种鲜明的对比让他感到无比的落寞和不甘。
也许就连朱棣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一颗由道洐和尚点燃的野心种子,正在他内心深处悄然芽。
这颗种子在他目睹了朱雄英的受宠和自己的被忽视后,开始茁壮成长,逐渐占据了他的内心。
朱棣勒住马缰,望着应天城渐渐缩成一道模糊的剪影,身后的风卷着雪沫子打在护心镜上,叮当作响。
他攥紧了缰绳,指节泛白——方才离城时,恰好撞见朱雄英被一群勋贵围着夸赞,那孩子被捧得脸颊通红,手里还攥着皇爷爷刚赏的那柄嵌宝石的宝弓,阳光下闪得人眼睛疼。
“走!”
朱棣猛地一夹马腹,声线里裹着未散的寒气,比头顶的风雪还要冷硬。
马蹄狠狠踏在结了冰的路面上,出“噔”
的一声脆响,惊得路边的麻雀扑棱棱飞起。
身后的亲卫赶紧跟上,谁都不敢多言——王爷这语气,分明是压着脾气呢。
方才在城门口,朱雄英那副被众星捧月的模样,他们都看在眼里,也都清楚自家王爷心里憋着股火。
风更紧了,卷着雪沫子往人脖子里钻。
朱棣挺直脊背,任由寒风刮过脸颊,把应天城的最后一点影子甩在身后。
那嵌宝石的宝弓有什么稀罕?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军功,才配叫荣耀。
“加快度!”
他又喊了一声,声音在风雪里炸开,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回北平!”
应天城的乾清宫内,炭火明明灭灭,映着朱元璋鬓角的白。
马皇后将一件狐裘搭在他肩上,轻声道:“孩子们又走了。”
朱元璋望着窗外飘落的雪片,手里的茶盏早已凉透。
他想起方才城楼上,朱雄英被勋贵们围着道贺,那孩子眼里的光,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却又多了几分不谙世事的骄气。
而朱棣带着亲卫策马北去的背影,决绝得像一把出鞘的刀,风雪都追不上他的马蹄。
朱元璋望着空荡荡的门口,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茶盏边缘,瓷面冰凉,走了也好……这孩子打小就野,总闷在宫里才要憋坏了。
喉结动了动,声音低了些:“朱家江山,还要自家人守才放心。
孩子们见见风雨,总比在温室里养着强。
马皇后端着刚温好的茶过来,把杯子往他面前推了推,指尖触到他微凉的手)孩子们大了,总有自己的路要走。
马皇后目光落在窗外飘摇的树影上,语气轻得像叹息,只是这风里来雨里去的,哪有在家里安稳……顿了顿,又强打起精神,不过咱朱家的孩子,骨头硬,摔不碎。
正时此时,朱允熥捧着个木盒噔噔噔跑进乾清宫,额角还带着薄汗,老远就喊:“皇爷爷!
皇奶奶!
您看孙儿弄出来的新玩意儿!”
朱允熥蹦蹦跳跳跑进来,手里举着支亮晶晶的物件,凑到朱元璋跟前:“皇爷爷您看!
我跟工匠师傅学做的新笔!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