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李默至秦州(1 / 2)

加入书签

沈清沅刚走到田埂中央,王伯正蹲在田边给农户们分生石灰,粗糙的手掌抓着细粉往竹筐里填,指缝间漏下的粉末落在鞋面,他也浑然不觉,只反复叮嘱:“撒的时候离苗根三寸远,别贪多,烧着苗就白费功夫了。;3卡o\ˉ卡+?小?,>说%×?网o? !??无%[错¢)e内%¨§容|]?”

沈清沅脚步轻缓地走近,轻声唤道:“王伯。”王伯抬头见是她,立刻放下手里的木勺迎上来,满是褶皱的脸上还带着未散的笑意:“清沅姑娘,你快看南坡那片!刚去瞅了眼,虫都蜷成一团了,石灰这法子真是神了!”

沈清沅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南坡的薄荷田泛着淡淡的灰白,那是生石灰与细土混合后的颜色,心里安定了几分,才压低声音道:“王伯,等会儿有位京城来的李大人要到,叫李默,是三皇子举荐来督查赈灾的。”

王伯脸上的笑意瞬间淡了,搓着沾了灰的手叹道:“京城来的大人啊……前两年那位姓赵的,就站在田埂上扫了两眼,问都没问咱们苗死了多少、饭够不够吃,转身就报‘灾情可控’,最后那点赈灾粮,全被县里的人分了。”

沈清沅心里一沉,果然农户们早吃过这样的亏,她连忙补充:“您跟大伙儿说,李默要是问起虫灾,就照实说——什么时候发现的、死了多少苗、怎么用石灰救的,半句虚话都别说。·新′完′本*神^站+ ?更′新?最^快′他要是想挑错,咱们也不用怕,陆大人手里有证据。”

“哎,我懂!”王伯重重点头,眼里多了几分警惕,“我这就跟大伙儿递个话,让他们别乱搭茬,省得被抓了小辫子。”看着王伯快步走向农户的背影,沈清沅轻轻舒了口气——农户们经历过风浪,反倒比她想的更拎得清。

半个时辰后,村口老槐树下已聚了几个负责记录的文书。沈清沅刚到,就见陆景渊站在树影里,正对着亲卫低声吩咐:“去查那两车物资,粮要摸干湿、看有没有霉点,布要数经纬、查有没有破洞,有一点问题都记下来,别漏了。”

亲卫领命退下,陆景渊转头看见她,紧绷的眉峰柔和了些:“农户那边都交代好了?”“嗯,王伯会盯着,不让大伙儿乱说话。”沈清沅点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的布料,“就是有点担心,李默要是故意找茬怎么办?比如嫌咱们治虫的法子土,或者说物资不够用。”

陆景渊抬手,用指背轻轻蹭了蹭她脸颊沾着的一点石灰粉,动作轻得像拂去一片羽毛:“别怕,破庙地窖的信纸、还有他去年在淮南克扣河工粮的记录,我都带来了。-p′f·w^x¨w`._n?e/t\他要是敢挑刺,咱们就把证据摆出来,让他没法跟三皇子交差。”

他的指尖带着微凉的温度,蹭过脸颊时,沈清沅心里忽然一跳,连忙别开眼,看向远处的土路:“好像有马车声了。”陆景渊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果然见三辆马车顺着尘土路过来,最前面的马车挂着“奉旨赈灾”的木牌,车帘绣着暗纹,车轮碾过碎石时发出“咯吱”的声响。

马车停在槐树下,一个穿着青色官袍的中年男人掀帘下车,面容清瘦,留着两撇山羊胡,目光扫过人群时,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傲慢。“在下李默,奉旨督查秦州赈灾事宜。”他的声音带着刻意拿捏的官腔,目光落在陆景渊身上,见他穿着便服,语气更淡了些,“秦州知县何在?怎是个无官服的人来接?”

陆景渊上前一步,不动声色地将沈清沅护在身后,拱手道:“在下陆景渊,奉旨查勘虫灾源头。知县大人在城里调度农户的口粮,特派在下在此等候李大人。”“查勘虫灾?”李默嗤笑一声,山羊胡抖了抖,“不过是些虫子啃苗,值得动用上谕?我看呐,是有人想借着灾情博眼球。”

沈清沅心头一紧,刚要开口,就被陆景渊用眼神按住。他唇角勾起一抹冷意:“李大人不妨去田里看看——王伯家前几日三亩薄荷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