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螺丝壳里做道场:生产线的从无到有(2 / 2)
周伟一下子紧张起来,脸都红了:“烨哥,我……我能行吗?我自己也才刚学没多久……”
“你比他们早学了几个月,就是老师了。”林烨鼓励地拍拍他肩膀,“把你知道的、我教你的,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严格要求,特别是焊接质量和操作规范,一点不能马虎。我相信你。”
带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周伟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
他先是花了半天时间,讲解静电防护的重要性,演示如何正确佩戴静电手环。 然后从最基础的认元件开始:电阻、电容、电感、芯片……不要求他们懂原理,但必须能看懂料盘上的标识,能区分不同的型号。 接着是焊接练习。废电路板成了宝贝,赵刚和孙婷就在那上面反复练习:送锡、加热、撤走……要求焊点光滑、饱满、无虚焊连锡。
赵刚手劲大,一开始总是把焊盘烫坏,或者锡堆成一坨。周伟就不厌其烦地纠正他的手势和力度。 孙婷则小心翼翼,有时加热时间不够,导致冷焊。周伟就鼓励她大胆一点。
练习了整整两天,浪费了不少焊锡丝,直到周伟检查后点头,才允许他们触碰真正的指环主板。
然后是学习使用那台手动贴片机,学习看作业指导书(林烨熬夜写的),学习使用测试程序……
培训的日子枯燥而漫长。厂房里经常回荡着周伟讲解的声音、电烙铁的滋滋声以及测试仪器发出的滴滴声。
林烨偶尔会过来看看,但他并不插手具体培训,只是在大方向上把关。他看到周伟从最初的紧张结巴,慢慢变得有条理、有威严起来。看到赵刚和孙婷从笨手笨脚,到逐渐熟练。
吴坤则忙着在外奔波,确保元器件的稳定供应,看着渐渐像样的生产线和开始受训的工人,他脸上的愁容总算减少了一些,偶尔还会嘀咕:“妈的,还真有点厂子的样子了……”
一条最初级的、手工为主的、效率低下的生产线,就在这个简陋的厂房里,靠着有限的资金和一群半路出家的人,一点点地搭建了起来。
虽然前路依旧艰难,但至少,他们不再是纯粹的手工作坊了。标准化和可复制性的雏形,正在慢慢显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