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螺丝壳里做道场 生产线的从无到有(1 / 2)

加入书签

租下厂房只是第一步,如何将这二百平米的空间,从一片空旷变成一条能够稳定产出合格产品的生产线,才是真正的挑战。

面对偌大而简陋的厂房,吴坤叉着腰,脸上又露出了熟悉的茫然和肉痛的表情:“烨子,地方是租下来了,可这……这空空荡荡的,怎么弄?还得买多少东西往里填啊?钱可没多少了!”

林烨没有说话,而是拿着卷尺,在厂房里来回踱步,心中默默规划。

他的大脑如同一个精密的cad软件,快构建着生产线的布局。

“坤哥,钱要花在刀刃上。”

林烨停下脚步,目光笃定,“我们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自动化。

就建一条最基础的、以人工操作为主的组装流水线。

核心原则:实用、够用、便宜。”

他开始在地上用粉笔画出示意区域:“这里,作为来料检验和物料暂存区。

所有元器件入库前,小伟你要带人抽检。”

“这里,一字排开,摆四到五个焊接工位。

每个工位配一套工具。”

“焊接好的主板,流到这边,功能测试区。

需要一台能跑我们测试程序的电脑和基础仪器。”

“测试通过的主板,流到最后的组装包装区,和外壳、电池、包装盒汇合,完成最终组装和质检。”

“通道留宽一点,方便搬运和走动。”

一个最简单、最线性的生产流程,就在林烨的粉笔勾勒和讲解中,清晰呈现出来。

“设备采购原则:二手、国产、耐用。”

林烨定下基调。

接下来的几天,吴坤挥了他混迹电子城多年的优势,开始四处打听和淘换二手设备。

几张厚重的、表面布满划痕但结实的钢制二手工作台,以几乎废铁的价格从一家倒闭的电子厂拉了回来。

几把国产的、型号老旧但还能精准控温的恒温电烙铁和热风枪,配上一批廉价的烙铁架和海绵。

一台笨重的、crt显示器的二手示波器,一台老式的数字万用表,一台信号生器——这些构成了寒酸但核心的测试阵地。

静电手环、镊子、螺丝刀、吸锡器……各种小工具成批采购。

最贵的,是那台林咬牙买下的二手手动贴片机,虽然只能贴装较大的元件,且对操作员要求很高,但能极大提升主板焊接的一致性和效率。

每一笔支出,吴坤都要精打细算,讨价还价,恨不得一个钢镚掰成两半花。

看着资金不断减少,他脸上的愁容就没散过。

设备陆续到位,在空旷的厂房里渐渐有了点样子。

但生产线光有设备不行,最重要的是人。

“招聘?”

吴坤听到这个又头疼了,“现在招个熟练工得多贵?咱们这点钱……”

“不招熟练工。”

林烨再次否定了他的想法,“我们招生手,最好是手脚麻利、细心、有点电子基础爱好的年轻人。

工资可以低一点,我们来培训。”

招聘启事很简单,就贴在华光电子城的公告栏和附近城中村的电线杆上:“星火科技招聘生产线操作工,要求细心耐心,有无经验均可,提供培训。”

来应聘的人三教九流,有想找轻松活的大妈,有吊儿郎当的小年轻。

林烨和周伟面试了几个,都不太满意。

最终,他们留下了两个人。

一个叫赵刚,二十出头,之前在老家修过摩托车,手指粗壮但看起来很灵活,话不多,眼神里透着想学门手艺的渴望。

另一个叫孙婷,是个微胖的女生,中专毕业,学的是会计但没找到工作,看起来文文静静,面试时表现得很仔细。

工资不高,包一顿午饭,但承诺干得好有奖金。

人招来了,培训的重任就落在了周伟的肩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