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数字炼金术(2 / 2)
>
从那天起,研究院的工作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天早上,两个团队都会开联合晨会。材料团队汇报实验进展和遇到的问题,算法团队则根据这些反馈优化模型。
我们发现掺杂浓度超过5%时,材料会出现明显的性能衰减。王磊在晨会上提出新问题。
李晶立即在电脑上调整参数:让模型重点模拟4%-6%浓度区间的性能变化...有了!模拟显示在5.2%时会出现晶格畸变,建议避开这个浓度点。
更令人惊喜的是,AI模型开始展现出人类难以企及的创造力。
一次联合讨论中,模型突然推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元素组合方案。
钪元素?崔明远看着推荐方案,眉头紧锁,这在氢离子导体中从来没人用过。
但是模拟显示,李晶解释道,钪的离子半径和电负性特征,可能恰好能在晶格中创造出理想的氢离子传输通道。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团队决定尝试这个大胆的方案。结果令人震惊——新材料的性能直接刷新了之前的记录!
太不可思议了...崔明远看着检测报告,喃喃自语,这个方案确实违背了传统认知,但效果出奇的好。
李晶难得地露出笑容:这就是AI的价值——它没有人性的桎梏,敢于尝试人类不敢想的方向。
一个月后,研究院的研发效率发生了质的飞跃。原本需要三个月才能完成的配方优化,现在只需要两周;实验失败率从原来的80%降低到30%;更重要的是一种全新的研发范式正在形成。
现在做实验的感觉完全不同了。王磊感慨道,以前像在迷宫里乱撞,现在有了AI这个‘导航’,每次实验都目标明确。
崔明远的态度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现在他每天都要往算法团队办公室跑好几趟,甚至开始学习一些基础的机器学习知识。
老崔啊,你这是要被算法团队同化了?一次午餐时,吴坤打趣道。
你懂什么,崔明远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现代材料研究的必由之路。不过...他话锋一转,再厉害的AI也替代不了实验验证。理论预测和实际合成之间,永远隔着最后一道鸿沟。
所以才需要你们这些老师傅嘛!林烨笑着举起饮料杯,为传统经验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干杯!
餐厅里响起一片欢声笑语。在这轻松的氛围中,没有人意识到,这种跨学科合作模式,即将为星火带来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重大突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