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那个人好像一条狗(2 / 2)
p>得知此事后,孔子大受感动,他对自己的学生说,“如果,我是身怀承载文化与道义的责任,就一定会得到天命的庇佑,绝对不会在这些困境中消亡。”
最后,又是在弟子子贡的帮助下,从楚国搬来的救兵,这才让孔子从围困中解救了出来。
可是经过了千辛万险,好不容易到了楚国。
一开始,楚国的国君楚昭王,对孔子的学说很感兴趣。
甚至还决定封给孔子七百里封地,让他安安心心在自己的国家,推行仁政的主张。
这可是结合了天时、地利、人和,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毕竟,楚国可是当时天下难得的强国。
之前的陈国国君,虽然也一心愿意支持孔子。
但是无奈国力弱小,只能被迫选择了放弃。
可是在关键时候,楚昭王的这个决定,却引起了楚国国内那些大贵族们的一致反对。
他们其实是在担心,因为孔子仁政的推行,会影响自己在楚国的利益。
当时的大贵族令尹子西,来到了楚昭王的面前,告诉他说孔子身边的那些弟子们,子路是军事人才,子贡是外交高手,颜回是治国能人,如果让这些如此有才华的人留在楚国,一定会对国内贵族们的利益,造成很大的威胁。
而且,孔子主张的恢复周礼,和楚国一贯而来的治国方针,有很大的差异。
他在担心因为推行孔子的主张,会破坏楚国一直以来展的固有模式。
面对贵族们的压力,楚昭王无奈只能放弃了给孔子封地的计划。
就这样,孔子失去了周游列国时候,推行仁政最好的一次机会。
在楚国停留了一年之后,因为楚昭王的去世,孔子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随之消失了。
这个时候,终于心灰意冷的孔子,准备放弃周游列国的打算,回去自己的故乡鲁国。
看着自己的老师痛苦的决定回去鲁国时,王远航的心情也是很失落的。
这一刻,他唯一想到的就是“生不逢时”
这几个字。
“如果,老师可以跟着我,一起回去2o25年,就好了!”
在心里,他无奈的感慨着。
因为,他很清楚地知道,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孔子那过于前的仁政,确实很难有机会得到挥。
这次周游列国,那些实力弱小的国家,想要展仁政,确实是在为难他们了。
可是实力强大的国家呢,却要面对国内顽固的贵族们的反对和压制。
毕竟在那个时候,很少有人能有孔子的觉悟。
“如果不是穿越之神的确认,我是真的以为老师孔子,就是一位穿越者啊!”
离开楚国后,鲁国此时的掌权者是季康子,他倒是挺欢迎孔子回国的,还派人前去迎接。
终于,孔子结束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回到了自己的故乡鲁国。
王远航突然想到,上一次在《西游记》的穿越考验时,自己陪着当时的师父唐僧,去西天取经刚好也用了十四年的时间。
这一次在《论语》的穿越考验,陪同这儿的老师孔子,周游列国又是一个十四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