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角落里的秘密》杀青——悬疑剧的“克制收尾”(1 / 3)

加入书签

湛江的暑气还未消退,黏稠的闷热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这座临海小城。咸湿的海风穿过狭窄的骑楼小巷,混着街边大排档爆炒海鲜的香气、老居民摇着蒲扇闲谈的絮语,将浓郁的烟火气洒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就在这样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午后,《角落里的秘密》剧组迎来了最后一个拍摄镜头——朱朝阳背着旧书包,慢慢走进巷子深处,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最终融入斑驳的墙影里。随着场记板清脆地拍下“杀青”二字,这部主打现实感的悬疑剧,结束了全部拍摄工作。

没有盛大的杀青仪式,没有媒体扛着长枪短炮围堵,甚至连一块像样的杀青横幅都没有。陆砚辞穿着简单的白色短袖,牛仔裤上还沾着拍摄时蹭到的沙粒,他拍了拍手,对着满脸疲惫却难掩轻松的剧组人员笑着说:“走,带大家去吃顿好的。” 他口中的“好的”,并非什么高档酒楼,而是剧组拍摄期间常去的一家海滨大排档。

这家大排档就开在码头附近,蓝色的塑料桌椅随意地摆在露天空地上,桌面被海风和油污浸得发亮,墙角的风扇呼呼地转着,吹散些许闷热。老板是一对中年夫妇,早已和剧组熟络,见一行人走来,立刻笑着迎上来:“陆导,今天收工早啊?还是老样子,椒盐皮皮虾、白灼虾、蒜蓉通菜?” 陆砚辞点头应着,让大家随意找位置坐下,自己则拉了把椅子坐在最外侧,和工作人员们挤在一起。

很快,热气腾腾的菜肴陆续上桌。白灼虾带着新鲜的海味,虾肉紧实弹牙;椒盐皮皮虾外壳焦香,内里的肉质饱满;蒜蓉通菜吸足了酱汁,清爽解腻。大家纷纷拿起筷子,没人刻意讲究礼仪,狼吞虎咽地吃着,偶尔举杯碰一下,塑料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拍摄期间的紧张与压力,仿佛都随着这顿热辣鲜香的饭菜,一点点消散在晚风里。

酒过三巡,陆砚辞拿起一杯当地产的啤酒,杯壁上凝着细密的水珠,他轻轻晃了晃,站起身。喧闹的大排档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今天没什么特别的仪式,就想跟大家说几句心里话。” 他的声音被远处的海浪声和近处的风扇声包裹着,却格外清晰,“我们拍的,从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传奇,就是一个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故事。有压抑的日常,有无奈的选择,有藏在角落的秘密,这些都是我们身边可能发生的,或者说,是藏在每个人生活里的隐秘情绪。”

他抬手示意手中的啤酒杯,笑着看向众人:“所以这部剧的结束,也应该回归普通和真实,就像我们现在这样,吃着大排档,喝着普通的啤酒,和身边一起打拼的伙伴聊聊家常。这才符合它的调性。” 他顿了顿,眼神里多了几分郑重:“感谢大家这几个月的坚守。我们顶着湛江的酷暑拍外景,在闷热的房间里磨细节,为了一个镜头反复调整,为了一句台词仔细琢磨。是大家的较真,才让这个‘普通故事’变得不普通。我敬大家!”

说完,他仰头将杯中啤酒一饮而尽,众人也纷纷举杯,大口喝着酒,掌声和叫好声在大排档里响起,引得邻桌的食客纷纷侧目。有人笑着说起拍摄时的趣事,比如某个镜头里突然闯入的海鸟,比如演员忘词时的搞笑临场反应;也有人感慨拍摄的艰辛,比如在海边守了三天才等到理想的光线,比如为了还原真实场景反复打磨道具。这些细碎的片段,拼凑成了这部剧最珍贵的拍摄记忆。

杀青宴在夜色渐浓时散去,没有冗长的告别,大家互相拍着肩膀说“回头见”,便各自离去。而陆砚辞没有休息,第二天一早就带着剧组的后期团队,投入到了紧张的后期制作中。如果说拍摄是为故事搭建骨架,那后期剪辑便是为其填充血肉,而陆砚辞对这部剧的后期,只有一个核心要求——克制。

后期工作室就设在当地一家民宿的二楼,房间不大,几张桌子拼在一起,上面摆满了电脑和硬盘,屏幕上循环播放着拍摄素材。陆砚辞坐在主剪辑位旁,盯着屏幕上陈东升的一个镜头,眉头微蹙,对剪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