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首镜拍摄——“东方智慧”的初绽(2 / 2)
> 网友的留言如潮水般涌来,满是激动与共鸣:
“就是这个感觉!东方科幻不是穿汉服开飞船,是刻在骨子里的智慧——遇事不慌,以柔克刚,这才是我们的科幻气质!”
“黄博的表演太绝了!闭眼默念太极口诀的时候,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不是紧张的,是自豪的!”
“对比西方科幻里的英雄,‘东方’的冷静太戳我了——不是靠武力征服危机,是靠智慧化解,这才是东方文化的内核啊!”
“注意到控制台的九宫格和太极纹了吗?细节控狂喜!云栖真的把东方元素融到骨子里了,不是贴标签!”
“想起《侠影篇》里郭靖守襄阳的沉稳,现在‘东方’在宇宙里的冷静,一脉相承的东方力量,太好哭了!”
还有不少科普博主连夜做了解析视频,拆解黄博的动作与太极招式的对应关系,分析“先疏后堵”的操作逻辑与中医“疏导经络”的异曲同工,甚至有人找出赵院士之前公布的“能量平衡参数”,证明这段表演不仅有文化韵味,更有科学支撑。
陆砚辞看着网上的热议,想起开机仪式上的承诺,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这组首镜的成功,不仅是一个镜头的完成,更是“东方科幻”气质的初次绽放——它证明,东方故事的内核,既能藏在武侠的江湖里,也能融入科幻的宇宙中;东方智慧的表达,既能靠古老的口诀,也能通过未来的操作界面传递。
监控室里,黄博正在和导演讨论下一组镜头的细节,李岩拿着笔记本在一旁记录,苏晓在研究“东方”后续的服装细节,赵院士在修改能量参数的显示界面,老郑在调试粒子特效的流动节奏。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干劲,眼里都闪着光——他们知道,这组镜头只是开始,接下来,他们要把更多的东方智慧、东方美学、东方温度,一点点注入《星尘归途》的每一个镜头里,让世界看到,属于中国的科幻故事,有着独一无二的魅力与力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