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光会冷吗(1 / 3)
展览结束后的第三天,阳光斜斜地洒在社区广场的水泥地上,风从远处吹来,卷起几片枯叶,在信灯底座残留的圆痕间打转。
林野独自走来,脚步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她蹲下身,指尖触到其中一处印记——那曾是心跳墙最中央的位置,万千光点汇聚之地。
灰尘沾上指腹,微凉。
就在这一瞬,心口那道盘踞多年的金纹忽然轻轻一颤。
不是痛。
是一种她从未体验过的空荡。
像潮水退去后裸露的滩涂,荒芜得令人不安。
她怔住,呼吸微微发紧。
十年了,她几乎每一天都在记录:录音、写日记、截图、存证——所有情绪都被分类归档,所有痛苦都必须有意义。
可此刻,她竟没有掏出手机,没有按下录音键,也没有想把这一刻写进小说结尾的冲动。
她只是……站在这里。
江予安的电话是在五分钟后来的。
铃声划破寂静,像一根细线,把她从恍惚中拉回现实。
“你在哪?”他的声音低而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
她望着地面那一圈圈褪色的痕迹,嗓音轻得近乎自语:“我在找光留下的温度。”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然后他说:“光会冷,但灰烬会记得它烧过。”
她没答话,只觉眼眶有些发热。
挂断前,他补了一句:“别把自己逼太紧,允许自己‘没感觉’,也是一种感觉。”
她回到出租屋时已是午后。
窗外梧桐树影斑驳,手稿摊开在桌上,《荆棘摇篮》的结局还空着。
她翻开原始稿本,锈迹斑斑的回形针夹在最后一页,旁边是那份和解协议的复印件——法律意义上的断绝亲子关系文书,她最终没签,母亲也没再提。
她握着笔,却一个字也落不下去。
奇怪的是,心口的金纹不再随思绪翻涌而灼痛。
它安静地伏在那里,像一条沉眠的藤蔓,缠绕着早已愈合又重生的血肉。
可这份平静反而让她恐慌——她怕这不是痊愈,而是情感的枯竭;怕那些曾经撕心裂肺的痛,终将被时间磨成一片虚无;更怕自己连“还能痛”这件事,都开始渴望。
那天夜里,她做了一个梦。
梦里她站在一间巨大的录音室,四壁光滑如镜,却吸尽所有声音。
空气凝滞,唯有某段童谣不断循环播放,调子熟悉得刺骨,歌词却模糊不清。
她拼命想辨认是谁在唱,是母亲?
外婆?
还是小时候的自己?
可每靠近一步,旋律就远一层,最后只剩机械般的哼鸣,在真空里无限回响。
她惊醒时汗湿后背,窗外月光惨白。
她坐起身,目光落在床头那台老式磁带录音机上。
江予安给她的,父亲年轻时录下的水滴声、收音机戏曲、还有那句“三十七度六,再量一次”。
她打开它,按下播放键。
沙沙的电流声后,熟悉的滴答声缓缓响起,缓慢、规律,像心跳,像钟摆,像某个永远不会放弃的守候。
她闭上眼,试图从中听出安抚的节奏,听出父爱的温度,听出“被珍惜”的证据。
但她只听见了时间。
一秒一秒,无情地流过磁带的缝隙。
她反复倒带,重播,直到凌晨。
手指发僵,耳朵发麻,心底却越来越空。
第二天清晨,门铃响了。
门外站着周慧敏,穿着洗得发白的藏蓝外套,手里抱着一个纸盒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