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熄灯之后(1 / 3)

加入书签

暴雨过后,空气中还弥漫着潮湿的气息。

社区活动中心的老厂房被收拾得干干净净,铁皮屋顶漏下的几道水渍已被标记为“待修”,就像一张未完成的地图。

林野站在门口,手指轻轻摩挲着工作台边缘的那道旧划痕——那是她第一次带人来修灯时,工具滑落留下的痕迹。

电脑上还打开着邮箱里的合作意向书,白底黑字,措辞恭敬而克制:“拟将‘修与说’纳入市政职工家庭关怀试点项目,并提供专项经费支持。”但每一个字都像是穿着制服,整齐、规范、无懈可击。

她盯着屏幕太久,眼睛发酸,却不敢闭上眼睛。

她害怕的不是改变。

而是那些只有在黑暗中才敢说出的话,一旦被冠以“计划”之名,就再也没人愿意相信它们曾经真实地颤动过。

江予安进门时带进来一阵风,袖口沾着雨珠。

他没有看电脑,只是看了她一眼,就走到墙边,取下了那张泛黄的照片——《修坏的灯》,拍摄于第一个工作坊的夜晚。

照片的对焦不准,电线裸露在外,灯罩也歪歪斜斜,但灯丝微微发亮,照亮了一双布满老茧的手。

“你还记得那天吗?”他把相框转过来给她看,“你说,这盏灯修不好也没关系,只要它曾经尝试过发光。”

林野喉咙动了动,说道:“现在有人想让它每晚准时亮起,三点零七分开关,误差不超过五秒。”

江予安轻声笑了笑,声音很轻:“但有些光,本就不该被计时。”

他走过来,手指落在她心口的位置,那里有一片淡得几乎看不见的荆棘纹身,曾经密密麻麻像一张网,如今只剩下浅浅的痕迹,就像一场大火烧尽后的灰烬。

“你创建这个空间,不是为了展示治愈的效果。”他说,“而是为了承认——我们都存在接触不良的问题。”

林野闭上了眼睛。

她想起了那个焦虑发作的深夜,医院走廊的灯光惨白,父亲躲在拐角处抽烟,烟头忽明忽暗,就像一颗不敢靠近的心。

她也想起了外婆的棉袄,狼妈唯一一次流泪,是因为她说:“娘,我好累。”她更想起了自己蜷缩在出租屋里写小说的日子,每一章都像是把伤口翻了个面,而读者留言说:“谢谢你替我说了话。”

这些都不是可以放进幻灯片里的案例。

也不是能用关键绩效指标来衡量的成效。

所以,当她在排练室看到林国栋攥着讲稿走上临时搭建的台子时,心跳得厉害。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手颤抖得几乎拿不住话筒。

“我……我修过三千六百盏灯。”他开口说道,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但我女儿小时候,家里总是黑漆漆的。”

林野没有上前扶他,也没有说话。

她只是从工具箱的底层抽出那卷绿色绝缘胶布——二十年前他用来缠她断线耳机的那一卷,早已干裂褪色,但他一直留着。

她把胶布递过去,什么也没说。

林国栋愣了一下,低头看了看胶布,又看了看话筒底座松动的接口。

他慢慢蹲下,一圈一圈地缠上去,动作笨拙却专注,仿佛在修补某种更深层次的东西。

胶布绕了七圈,最后一圈扣紧。

他站起来,清了清嗓子:“后来我才明白,黑暗并不意味着坏掉。而是在等待有人一起照亮。”

那一刻,林野突然明白了母亲烧毁她日记时的恐惧,也明白了父亲沉默背后的负担。

他们都不是坏人,只是都被困在了一个不懂得表达爱的时代,误以为控制就是保护,逃避就是成全。

仪式当晚,老厂房里挤满了人。

有水电工、护士、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