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日常教学,严格管理(1 / 3)

加入书签

晨雾还没散尽,清平村的广播喇叭就“吱呀”一声响了。1982年款的磁带在里面转着圈,《东方红》的旋律带着电流的杂音淌出来,像条刚解冻的小溪。赵兰芝站在教室门口,看着孩子们踩着露水跑进教室,蓝布校服的裤脚沾着草屑,张扬的鞋带松了半截,却梗着脖子不肯系——这是他第三天故意违反“衣着整洁”的校规了。

“把鞋带系好。”周明德的拐杖敲在讲台边,惊得黑板上的粉笔灰簌簌落下。老人手里捏着1982年的《中学生守则》,书页边缘卷得像朵菊花。“1982年的学生,鞋带开了要自己系,被子要叠成豆腐块,这不是规矩,是体面。”

张扬把书包往桌上一摔,铁皮文具盒里的铅笔滚出来,在1982年的木课桌上划出歪歪扭扭的线。“我爸的司机每天给我系鞋带。”他跷起二郎腿,运动鞋的logo被刻意磨掉了,却依然看得出是名牌,“在这里系鞋带,能考上清北?”

教室后排突然传来“嗤”的笑声。梳麻花辫的晓梅举着1982年的历史课本,封面上的“改革开放”四个字被红笔圈着:“上周周老师说,1982年有个状元,小时候还帮家里喂猪呢。”她翻开笔记本,里面贴着从旧货市场淘来的老报纸,“你看这篇报道,说他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割猪草,照样考第一。”

赵兰芝突然拍手示意安静。她从讲台下拖出个木箱,里面装着1982年的粮票和布票,黄牛皮纸的票面上印着“全国通用”。“今天的历史课,我们不学课本。”她举起张粮票,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上面,能看见纤维里的细痕,“我们学怎么用三两粮票换一个馒头,学为什么1982年的人们,会把粮票像宝贝一样藏在鞋垫下。”

张扬突然站起来,椅子腿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响:“现在谁还用这玩意儿?微信支付多方便!”他掏出手机,却被周明德一把夺过——老人从怀里掏出个铁皮饼干盒,里面是李晓聪当年被没收的游戏机,按键都磨平了。“晓聪刚来的时候,也觉得珠算不如计算器。”老校长把手机锁进讲台抽屉,钥匙串上挂着个1982年的铜铃铛,“但他后来在清北的数学竞赛里,用珠算打败了用计算器的对手。”

劳动课的铃声在正午响起时,马师傅已经在木工坊里摆好了工具。锛子、凿子、刨子在阳光下闪着冷光,都是1982年乡镇木工常用的家伙什。“今天学做榫卯。”老木匠往手心吐了口唾沫,抓起块榆木,“这活儿急不得,得像1982年盖房子那样,一凿子一凿子来,半点假都掺不得。”

张扬把凿子往地上一扔,木屑溅在王婶送来的窝头上。“我爸的公司有3d打印机,要什么榫卯结构,分分钟打印出来。”他踢了脚旁边的木料,“学这破玩意儿,不如让我回去打游戏。”

马师傅没说话,只是拿起张扬扔的凿子。他的手指关节粗大,布满老茧,却稳得像座山。凿子在木头上游走,木屑簌簌落下,不一会儿就开出个严丝合缝的榫头。“1982年的木匠,做的凳子能传三代。”老木匠把两块木头往一起一扣,“咔嗒”一声,严丝合缝,“这叫手艺,也是骨气。”

突然传来“哎呀”一声。梳羊角辫的小雨被刨子蹭破了手,血珠滴在木头上,晕开一小片红。陈默背着药箱赶来,药箱上的红十字褪成了粉色。他用1982年的红药水消毒,棉签蹭过伤口时,小雨疼得直咧嘴,却没哭——上周她还因为食堂的咸菜太咸哭了半小时。“1982年的孩子,割猪草划到手,顶多抹把泥继续干活。”医生往她手心塞了块1982年的水果糖,“疼了就吃糖,但活儿不能停。”

傍晚的操场格外热闹。周明德举着铁皮哨子,指挥孩子们站军姿。张扬的后背挺得笔直,汗水顺着下巴滴在操场上,砸出小小的坑。“1982年的军训,要在太阳底下站够一小时。”老校长的拐杖在地上敲出节奏,“晓聪当年站晕了,醒过来第一句话是‘我还能站’。”

食堂的烟囱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