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丝路传情,同心续章(5 / 6)

加入书签

在寰宇间长成一片茂密的“同心森林”,终将在寰宇间长成一片茂密的“同心森林”,让每一个角落都能听见海棠花开的声音,都能感受到“同心”带来的温暖与力量。

深夜的“时空观景台”上,云雾渐渐散去,露出远方璀璨的星河。雍正望着星河,轻声说道:“当年朕批阅奏折至深夜,常抬头望星空,盼着天下太平、百姓安康。如今看到这跨越时空的‘同心’盛景,总算不负当年的初心。”

英台靠在他身侧,手中的虚影海棠在星光下泛着微光:“这星河多像‘同心’的传承,一颗星点亮另一颗星,最终汇成一片光海。我们只是其中一颗星,却能照亮后来者的路,这便足够了。”

梁山伯走到观景台边缘,望着下方灯火通明的同心文化园,手中的折扇轻轻展开,扇面上的海棠与星空相映:“我们当年虽未能相守一生,却以‘同心’留下传说;如今看到‘同心’能跨越国界、穿越时光,比任何结局都圆满。”

祝英台握住他的手,眼中满是温柔:“是啊,从书院的海棠,到清朝的帝后植棠,再到如今的全球‘同心’,我们的故事早已融入‘同心’的传承,成为永恒的一部分。”

四道身影并肩而立,目光一同望向远方。星光下,同心文化园的老海棠树与“全球海棠基因库”的灯光连成一片,丝路沿线国家的灯火如珍珠般串联,形成一条跨越大陆的“同心光带”。这一刻,时光仿佛不再流转,千年的距离化为乌有,唯有“同心”的信念,在星河下熠熠生辉。

次日清晨,陈棠安早早来到育苗温室。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丝路同心1号”幼苗上,泛金的叶片愈发鲜亮。她轻轻拿起一株幼苗,仔细观察根系的生长情况,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时,林晓棠拿着一份文件跑进来,脸上满是兴奋:“棠安姐!联合国粮农组织发来函件,希望与我们合作,将‘丝路同心1号’推广到更多丝路沿线国家,用于生态修复与文化交流!”

陈棠安接过文件,指尖划过“促进全球生态与文化和谐发展”的字样,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她抬头望向窗外,老海棠树的枝叶在晨光中舒展,仿佛在为她加油鼓劲。“好,我们立刻回复,全力配合合作。”她的声音坚定,“要让‘丝路同心1号’不仅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更成为生态保护的卫士,让‘同心’的信念,在绿水青山间延续。”

一周后,“丝路同心1号”幼苗启程运往丝路沿线国家。在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工作人员将幼苗种在古城墙下,与唐代的海棠古树相邻;在撒马尔罕的丝路遗址,阿米娜带领民众为幼苗培土,古城墙的投影将“丝路同心”的字样映在夜空中;在德黑兰的波斯花园,穆罕默德与中国科研人员一起,为“丝路同心1号”与千年“帝王海棠”搭建保护栏,让新老海棠共同生长。

陈棠安收到来自各国的反馈照片:西安的幼苗抽出了新枝,撒马尔罕的幼苗开出了第一朵淡紫色的花,德黑兰的幼苗与“帝王海棠”的枝叶轻轻触碰。她将这些照片一一贴进苏同心的旧相册,在每一张照片旁写下简短的备注,记录下“丝路同心1号”在世界各地的成长轨迹。

这日傍晚,陈棠安再次来到老海棠树下。夕阳西下,将树影拉得很长。她轻轻抚摸着树干,仿佛能感受到历代传承者的温度——英台的温柔、雍正的坚定、苏同心的执着、林棠棠的无私,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纯粹。她知道,自己只是“同心”传承中的一环,却肩负着将这份信念传递下去的使命。

远处,“全球海棠基因库”的灯光渐渐亮起,与天边的晚霞交相辉映。陈棠安望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希望。她相信,随着“丝路同心1号”在世界各地绽放,“同心”的信念会被更多人知晓、践行,终有一天,寰宇同心的愿景会实现,而这一切的起点,永远是那棵在雍亲王府种下的海棠树,是那份跨越七世、从未改变的“护亲护民,同心相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