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一脉同心,光照新程(2 / 5)
里的‘棠’,也是海棠的棠。我妈妈说,英台皇后不仅守护百姓,还特别温柔,她用海棠帕子擦过公主的眼泪,也拂过将士的尘土。妈妈希望我长大后,能像英台皇后一样,有一颗温暖别人的心。”
“这便是最动人的传承啊。”苏同心的眼中泛起泪光,她转身从背包里拿出一个纸盒,打开后,里面是一排排小巧玲珑的海棠花徽章。徽章是用银质材料做的,正面是一朵立体的海棠花,花瓣层层叠叠,栩栩如生;背面则刻着“同心”二字,字体圆润而坚定。她挨个将徽章别在孩子们的胸前,指尖带着温柔的力量:“这枚徽章,就像当年英台皇后的海棠帕子一样,是‘同心’的信物。希望它能时刻提醒大家,不管将来走到哪里,从事什么职业,都不要忘记今天在海棠树下的约定,不要忘记‘同心’的初心。”
孩子们郑重地低头看着胸前的徽章,眼神里满是珍视。腾格尔更是将徽章紧紧贴在胸口,仿佛要将这份信念刻进骨子里,他认真地说:“苏老师,我回去以后,要把英台皇后的故事讲给草原上所有的小伙伴听,还要带着他们一起帮助有困难的人,让大家都知道‘同心’的意义!”林棠棠也用力点头,将手中的海棠花瓣小心翼翼地夹进笔记本里,轻声说:“我也要把今天的故事写进作文里,讲给班里的同学听。”
接下来的三天,苏同心带着研学队走遍了京城所有与“同心”相关的印记。在七世街的老巷子里,他们走进一家传承了三代的老字号糕点铺,白发苍苍的店主李爷爷给孩子们端来刚出炉的海棠糕,热气腾腾的糕点散发着甜香。李爷爷坐在竹椅上,慢悠悠地讲述着祖辈的故事:“当年英台皇后创办夜市,我太爷爷就推着小车来这里卖海棠糕。那时候啊,街上有蒙古族的牧民卖皮毛,有回族的师傅卖牛羊肉,有汉族的姑娘卖刺绣,大家互不欺瞒,互相照顾,不管遇到什么事,喊一声就都来帮忙。这七世街能热闹到今天,靠的就是这份‘同心’啊!”孩子们咬着甜糯的海棠糕,仿佛从香甜的味道里,尝到了百年前的烟火温情。
在功劳阁的复刻展厅里,巨大的环形屏幕上正动态还原着当年的历史场景:大阿哥身着铠甲,率领骑兵在漠北草原上疾驰,风沙吹乱了他的头发,却吹不灭他眼中的坚定;十四阿哥站在“同心号”战船上,指挥着将士们在东海抵御外敌,海浪拍打着船身,却动摇不了他守护海疆的决心;荣宪公主在漠北的帐篷里,手把手教牧民们刺绣,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英台皇后则站在功劳阁前,看着百姓们欢呼雀跃,眼中满是欣慰。孩子们仰着头,看得目不转睛,有的孩子悄悄红了眼眶,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些守护与坚守的岁月。
在当年科技部的旧址——如今的“同心科技博物馆”里,孩子们更是惊叹不已。玻璃展柜里,陈列着英台当年主持绘制的造船图纸,纸张早已泛黄,却依旧能看清上面细密的线条;旁边摆放着当年工匠们用过的工具,还有仿制的“同心号”战船模型,威风凛凛。而展厅的另一侧,则展示着如今的航天科技、深海探测设备。“同学们,”苏同心指着展品说,“三百多年前,英台皇后用智慧与坚持,推动科技发展守护家园;如今,我们用更先进的科技守护国家的繁荣与稳定。这就是‘同心’的力量——一代代人,用不同的方式,守护着同一份信念。”
研学的最后一天,孩子们自发在海棠树下组织了一场“同心故事会”。他们搬来小凳子,围成一个圈,阳光透过海棠花的缝隙洒在他们脸上,温暖而明亮。腾格尔第一个站起来,他挺直了小身板,讲述了草原上牧民们的故事:“去年冬天,草原上下了特别大的雪,我家的羊群被困在了牧场里。邻村的汉族、回族乡亲们听说了,都带着工具来帮忙,大家一起铲雪、喂羊,整整忙了三天三夜,终于把羊群救了出来。那天晚上,大家围着篝火唱歌跳舞,不管说什么语言,都知道彼此是一家人。”
腾格尔说完,林棠棠站起身,她的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