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谈字母妙语指迷团 看花灯戏言猜哑谜(3 / 5)

加入书签

总能读出点门道来。”多九公说:“唐兄说得对。况且字也不多,咱们这会儿又闲着,正好用这个解闷。先读两天,看看怎么样。不过这十一个字,得分成句子,读着才顺口。依我看,第一句四个字,第二句也四个字,最后一句三个字,咋样?”林之洋说:“句子越短,越对我的脾气,要是两个字一句,我就更高兴了。就请九公教我几遍,我好照着读。”多九公说:“第一句是‘张真中珠’,第二句‘招斋知遮’,第三句‘诂毡专’,这多明白,还用教?你真是变成小学生了。”两人读到晚上,就各自去休息了。林之洋生怕他们学会了,而自己不会,被人笑话,就把这十一个字高声念着,跟念咒似的,足足读了一整夜。

第二天,三人又聚到一起,讨论来讨论去,还是不懂。多九公说:“枝兰音小姐既然不懂音韵,我想婉如侄女脑子灵光,说不定教她几遍,她就能明白。”随即,林之洋就把婉如叫了出来,兰音也跟着出来了,唐敖把这事说了说,婉如也把“张真中珠”读了两遍,拿着那张字母和兰音看了好半天。兰音突然说:“义父您看上面第六行的‘商’字,要是照着‘张真中珠’的样子读,难道不是‘商申桩书’吗?”唐敖和多九公听了,还是摸不着头脑。林之洋点头说:“这句‘商申桩书’,我仔细一听,还挺有味道。侄女为啥说这四个字?难道你见过韵书?”兰音说:“我哪见过韵书啊。估计是这几天一直听舅舅读,听熟了,不知不觉就说出这四个字了。其实我也不知道这句子是从哪儿来的。”多九公说:“请教小姐:要是照着‘张真中珠’,那个‘香’字该怎么读?”兰音正要回答,林之洋就说:“依我看,是‘香欣胸虚’。”兰音说:“舅舅说得对。”唐敖说:“九公别再说了。俗语说‘熟能生巧’,舅兄昨天读了一整夜,不光他自己咂摸出这里面的门道,连寄女(兰音)也听会了,所以不管问什么都能答上来,一点儿不费劲。咱们没别的好办法,只能再使劲读,自然也能学会。”多九公连连点头。两人又读了好一阵子,唐敖不由得点头说:“这会儿我也有点头绪了。”林之洋说:“妹夫真懂了?那我考考你:要是照着‘张真中珠’的模式,‘冈’字怎么读?”唐敖说:“自然是‘冈根公孤’了。”林之洋又问:“‘秧’字呢?”婉如接过话头:“‘秧因雍淤’。”

多九公听着,只是直愣愣地望着他们发呆。想了好半天,忽然冷笑一声说:“老夫明白了!你们在歧舌国不知道从哪儿骗了本韵书,夜里偷偷读熟了,这会儿来糊弄老夫。这可不行!赶紧拿出来给我看看!”林之洋说:“我们哪儿见过什么韵书啊。要是骗了九公,就让我以后碰到黑齿国的女子,也像你们那样受罪。”多九公说:“既然没有韵书,为啥你们说的这些,老夫都听不懂呢?”唐敖说:“真的没有韵书,我们哪敢骗您。这会儿就算辩解,九公也不会信;要让我说出这里面的道理,我又说不上来。九公不如把‘张真中珠’再读半天,把舌尖练熟了,咂摸出这里面的门道,到时候就知道我们不是糊弄您了。”多九公没办法,只好高声念起来。

读了好一阵子,忽然听婉如问:“请问姑夫:要是照着‘张真中珠’,‘方’字该怎么读?”唐敖刚说“要说‘方’字……”,话还没说完,多九公就接过去:“自然是‘方分风夫’了。”唐敖拍手笑道:“现在九公可明白了吧。这‘方分风夫’四个字,难道九公也是从什么韵书里看来的?”多九公不由得点头:“原来读熟了还有这好处。”大家又互相问了几句,结果都对答如流。林之洋说:“咱们只读过‘张、真、中、珠’……这十一个字,怎么忽然冒出这么多说法?这是啥原因啊?”唐敖说:“依我看,就像五声‘通、同、桶、痛、秃’这类,只要稍微明白点意思,其他的就能类推。今天咱们糊里糊涂地把字母学会,已经够稀奇了;寄女和侄女没专门学,居然听着就会了,真是稀奇中的稀奇。而且学的人还没学会,旁听的人倒先会了,要是不靠寄女点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