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双宰辅畅谈俗弊 两书生敬服良箴(5 / 5)

加入书签

国王约着去给轩辕祝寿,有军国大事要和二位相爷当面商量,一会儿就到。”

多九公听了,心里暗暗琢磨:“我们家乡常有这种事,主人会客时,客人坐太久不走,又不好催人家走,就偷偷给仆人使个眼色。仆人明白意思,便立刻进来回话,不是说‘某大人马上来拜访’,就是说‘某大人等着有话说’。这么一说,客人自然就会告辞。没想到这儿也有这风气,还用相爷来吓人——就算真是相爷,又能怎么样?实在可笑。”于是就和唐敖一起鞠躬告别。

吴氏兄弟连忙还礼说:“承蒙二位贤士光临,没想到国主马上要到我家,没法挽留二位,实在抱歉。如果二位还会在这儿停留,等我们送完国主,再去船上拜访。”

唐敖、多九公匆匆告辞,离开吴氏相府。只见外面路上打扫得干干净净,老百姓都躲得远远的。两人这才明白,刚才说的是实情。于是调头往回走。

多九公说:“我看吴氏兄弟举止文雅,气度不凡,还以为不是高人就是隐士。后来看到国主给他们题的匾额,就觉得奇怪,他们不过是个进士,怎么能让国主亲自题额?没想到竟是两位宰相!这么谦恭和蔼,真是一点官场习气都没有。那些气量小、骄傲自大的俗官要是看见了,真得羞愧死!”唐敖说:“听他们那番议论,也对得起‘君子’这两个字。”

没多久两人就回到了船上,这时林之洋已经回来了,大家说起货物的事。原来这儿连年商贩很多,各种货物都很充足,价钱都上不去,没什么利润。

正要开船的时候,吴氏兄弟派家人拿着名帖,送来了很多点心、果品,还赏给众水手十担倭瓜、十担燕窝。名帖上写着“同学教弟吴之和、吴之祥顿首拜”。唐敖和多九公商量后收下了礼物,因为吴氏兄弟地位高,回帖上写的是“天朝后学教弟多某唐某顿首拜”。

来人刚走,吴之和就亲自来拜访。把他请上船后,众人便互相礼让着坐下。唐敖、多九公一再道谢。吴之和说:“我弟弟因为国主现在在我家,没法过来问候。我刚把二位光临的事奏明国主,国主听说有天朝贤士到这儿,便特意让我来拜见。我本应等着送你们开船,但要伺候国主,只能先失陪了。如果船还没马上开,改日我再来请教。”说完就匆匆走了。

这时,水手们把倭瓜、燕窝搬到后梢,晚上吃饭时,煮了不少倭瓜燕窝汤。大家都高兴地说:“我们以前只听说燕窝金贵,从没吃过。今天倭瓜沾了燕窝的光,味道肯定不一样。这些天辛辛苦苦的,开开胃也挺好。”

大家都用筷子夹了一大瓢燕窝放进嘴里嚼,却不禁皱起眉:“真奇怪!这么好的东西,到了我们嘴里怎么就没味儿了?”其中几个人咂着嘴说:“这明明是粉条子,怎么冒充燕窝?我们被糊弄了!”

等到吃完饭,倭瓜早就被吃得干干净净,还剩了不少燕窝。林之洋听说了,心里暗暗高兴,就托多九公按粉条子的价钱给了几贯钱,从大家手里买了剩下的燕窝,收进船舱里,说:“怪不得这几天喜鹊老对着我叫,原来有这笔财气!”

这天船要靠岸停泊,忽然听到有人喊救命。

这喊救命的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欲知后事如何?我们下回再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