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牛浦郎牵连多讼事 鲍文卿整理旧生涯(3 / 6)
药性全查一遍,也找不到哪味药吃了会让人跳河!这不是胡说八道嘛!我们当医生的,哪能被他这么冤枉!求老爷主持公道!”
向知县听后说:“胡赖你这说法太离谱了!医生都有救死扶伤的善心。再说你家有病人,本该好好看着,怎么能让他跑出去跳河呢?这和医生有什么关系?这种没道理的事也来告状!”于是,就把胡赖和陈安都赶出了公堂。
第三件案子,就是牛奶奶告牛浦“谋杀夫命”的事儿。向知县先把牛奶奶叫到跟前问话,牛奶奶就把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说自己从浙江一路找到芜湖,又从芜湖追到安东,还说:“他现在挂着我丈夫的招牌招摇撞骗,我不找他要人,找谁要!”
向知县听了,就反问:“这就能证明是他害了你丈夫?”接着又转头问牛浦:“牛生员,你以前认识这个妇人吗?”牛浦赶紧说:“大人,我不但不认识这妇人,连她丈夫也不认识。她突然跑到我家来要人,我真是比窦娥还冤!”
向知县就跟牛奶奶说:“你看,这位牛生员叫牛布衣,你丈夫也叫牛布衣。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去了,他不一定知道你丈夫的下落。你还是去别处找找吧。”牛奶奶却在大堂上又哭又闹,非要向知县给她主持公道。向知县被她缠得没办法,就说:“行吧!行吧!我派两个衙役把你送回绍兴,你回当地衙门去告状!这种没头没脑的案子,我可管不了!牛生员,你也先回去吧。”说完,就把惊堂木啪叽的一下敲在了几案上,宣布了退堂。随后,两个衙役就押着牛奶奶往绍兴去了。
牛奶奶告状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上级官员的耳朵里。有人说向知县跟舞文弄墨的人交往密切,遇到人命案子却不认真处理,打算要调查向知县并进行处分。按察司就写了份揭发文书呈给了巡抚。
这个按察司的长官姓崔,是太监的侄子,靠家族的恩荫做了官,一路升到按察司这个职位。这天晚上,他把师爷写好的揭发文书稿子拿过来,在灯下仔细查看,文书的标题是“为特参昏庸不职之县令以肃官方事”,里面列举了安东县知县向鼎的许多“问题”。崔按察司看了又读,读了又看。
就在灯光摇曳的时候,突然有个人“扑通”一声双膝跪地。崔按察司抬头一看,原来是自己府上养的一个戏子,叫鲍文卿。按察司好奇的问他:“你有啥事,起来说。”鲍文卿回答说:“刚才小人看到老爷您要处分的是安东县的向老爷。我虽然不认识这位老爷,但我从七八岁学唱戏的时候,跟着师父学的就是他写的戏本子。这位老爷可是大才子、大名士啊。如今都过去二十多年了,才只做了个小小的知县,实在太不容易了。现在还要因为这件事被处分,真是让人心痛啊。再说了,他处理这事也是出于敬重读书人的想法,能不能请老爷您网开一面,别处分他了?”
按察司听了还挺惊讶:“没想到你这么个戏子,还懂得爱惜有才学的人。你都有这份心,我还能不同意?不过要是现在免了他的革职,他也不知道是你救了他。我写封信说明情况,把你送到他衙门去,让他谢你几百两银子,你拿这钱回家做点小生意也好。”鲍文卿赶紧磕头道谢。最后,按察司就吩咐书房的小厮去跟师爷说:“安东县那个向知县就别参奏处分了。”
过了几天,真有个衙役拿着书信,把鲍文卿送到了安东县。向知县拆开信一看,吓了一大跳,就赶忙让人打开自家的宅院大门,把这位鲍相公请了进来。随后,向知县又亲自出门迎接。
向知县出门一看,只见鲍文卿穿着普通的青布衣服,头上戴着小帽子,一进宅门就“扑通”一声跪下,他又是磕头,又是请安的。向知县连忙伸手去扶他,还想按照平辈的礼节和他相见。鲍文卿却连忙推辞说:“我就是个小人物,哪敢和老爷行这种礼!”向知县说:“你是上级衙门的人,而且对我有救命之恩,怎么还讲究这些虚礼?快起来,好让我好好谢谢你!”但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