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湖关(4 / 5)
赶上清风明月的好天气,两人就会一起在天井里谈古论今,相处得也是特别融洽。
没想到有一天,牛布衣突然病倒了。老和尚给他请了医生来看,吃了几十副药,病情却一直不见好转。这天,牛布衣把老和尚叫到床边,虚弱地说:“我家离这里有一千多里地,我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多亏了您一直照顾我。可我这病怕是好不了了。我家里没儿没女,只有个不到四十岁的妻子。之前和我同路的朋友,又进京考试去了。现在您就是我最亲的人。我床头箱子里有六两银子,等我死后,麻烦您用这些钱给我买口棺材。我还有几件粗布衣服,您就拿去卖了,再请几位师父给我念卷经,超度超度。然后就找块空地把我的棺材寄放着,在棺材头上写上‘大明布衣牛先生之柩’,可千万别把我火化了。要是能遇到个老家的亲戚,就让他把我的尸骨带回家,我在地下也会感激您的!”
老和尚听了,就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又安慰他说:“你也别太担心了,吉人自有天相。您要是真有个万一,这些事就包在我身上了。”牛布衣又挣扎着起身,从床里面的席子下拿出两本书,递给老和尚说:“这两本是我这辈子写的诗,虽说没什么了不起的,但上面记录了和我交往的人。我不想让它们失传,所以就交给您了。要是以后能遇到有才学的人,就让他把我的诗流传出去,我死也就能闭眼了!”老和尚双手接过书,看着牛布衣奄奄一息的样子,心里特别难受。于是他赶忙回到自己房里,煮了些龙眼莲子汤,端到床前,就想扶着牛布衣喝一点。可这时的牛布衣已经吃不下东西了,就勉强喝了两口汤,又面朝床里躺下。到了晚上,牛布衣痰响不断,喘息了一阵后,就断气去世了。老和尚见状,也是悲痛地大哭了一场。
当时是嘉靖九年八月初三,天气还很热。老和尚就赶紧拿银子买了一口棺材,又给牛布衣换上了新衣服,又请了几个庵里的邻居帮忙,手忙脚乱地在房间里给牛布衣入殓。匆忙之中,老和尚还跑回自己的房间,披上袈裟,拿着手击子,到牛布衣的灵柩前念起了“往生咒”。
等装殓完后,老和尚就开始犯愁了:到哪里去找空地放棺材呢?想来想去,他就觉得不如把堆放柴草的那间屋子腾出来停柩。他跟邻居说了自己的想法后,就脱下袈裟,和邻居一起把柴草搬到了大天井里堆好,然后将灵柩安置在了那间屋子里。又搬来一张桌子,摆上了香炉、烛台,还挂起了魂幡,一切安置妥当后。老和尚就趴在灵桌上,又痛哭了一场。随后,他把帮忙的众人安顿在大天井里坐下,烧了几壶茶给大家喝。
老和尚煮了一锅粥,打了十几斤酒,还买了些面筋、豆腐干、青菜之类的食材回庵里,又请一位邻居帮忙烧火做饭。老和尚自己把饭菜安排好后,就先捧着食物到牛布衣灵柩前奠酒,拜了几拜,然后才拿到后面分给众人吃。这时,老和尚说:“牛先生是外地人,如今在这里去世,身边什么都没有。我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阿弥陀佛,麻烦各位施主帮忙忙了一整天。我是出家人,也准备不了什么好酒好菜,就只有一杯薄酒和一些素菜,请大家随便坐坐。各位就当是做善事了,可别嫌弃我招待不周。”众人连忙说:“我们都是住在附近的邻居,遇到这种大事,本来就该帮忙。您还破费准备这些东西,我们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我们心里都觉得不安,您怎么还这么说呢?”
当天,众人吃完酒菜和粥,就各自回家了。过了几天,老和尚真的请来了吉祥寺的八位僧人,来给牛布衣拜了一整天的“梁皇忏”。从那以后,老和尚每天早晚做功课、开门关门时,一定会到牛布衣的灵柩前上香,掉几滴眼泪。
有一天晚上七点到九点左右,老和尚做完晚课后,他正要关门,就看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右手拿着一本折叠式的佛经,左手拿着一本书,走进门后就坐在韦驮菩萨的脚下,就着琉璃灯的光亮开始念书。老和尚一开始不好意思问,就由着他念到晚上十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