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邺城定策(2 / 3)

加入书签

以决断。

就在争论陷入僵局,众人目光都投向袁绍,等待他最终裁断之时,一直冷眼旁观的许攸,捋着颌下几缕稀疏的胡须,嘴角噙着一丝高深莫测的笑意,不紧不慢地站了出来。

“明公,诸公,”许攸的声音带着一种独特的、仿佛洞悉一切的腔调,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依攸之见,攻吕、攻曹,各有优劣,然并非只能择一而行,亦非必须立时倾力猛攻。”

他这话如同在沸水中投入一块寒冰,让激烈的争论暂时平息下来。连袁绍也投来了询问的目光,身体微微前倾。

“子远有何高见,但说无妨。”袁绍开口道,语气中带着期待。他知道许攸素来机变百出,或许真有破局之策。

许攸清了清嗓子,走到厅中悬挂的巨幅山川地势图前,朗声道:“诸公所虑,无非是攻曹则惧吕布袭后,攻吕则恐曹操得利,且关中险峻,难啃。既然如此,为何不能双管齐下,甚至……多路并进,让我军主力可专注于一点,而无后顾之忧呢?”

他手指点向地图上太行山蜿蜒的区域:“吕布据险而守,我军若强攻,损失必大。然,若有人能令其不得安宁,无暇东顾呢?”

“何人能牵制吕布?”袁绍追问。

“黑山军,张燕!”许攸吐出这个名字,眼中闪过精光,“张燕盘踞太行多年,拥众数十万,其性贪婪,反复无常。昔日曾与公孙瓒勾结,亦曾受曹操招安。然,只要利益足够,未尝不可为我所用!明公可遣一能言善辩之士,携重金前往联络。不需其与吕布硬拼,只需令其不断派出小股精锐,翻越太行,袭扰吕布之河东、河内乃至洛阳边境!烧其粮草,掠其村庄,杀其官吏!让其边境烽烟四起,日夜不宁!吕布若要清剿,则需分兵深入太行,耗时费力;若置之不理,则边境糜烂,民心不稳。如此,吕布自顾不暇,焉有余力出兵牵制我军?”

他顿了顿,看到众人若有所思的表情,手指又滑向北方:“此外,北疆乌桓、鲜卑诸部,向来畏强凌弱。公孙瓒在时,以其白马义从尚能压制;今公孙瓒已亡,明公可默许,甚至暗中鼓励其南下劫掠。并传令并州高干,加强戒备,谨守关隘,既可防备胡人失控,亦可防范吕布自西河方向来袭。胡人抢掠所得归己,必蜂拥而至,届时吕布之北疆,将永无宁日!此乃驱狼吞虎之策,可极大削弱吕布,使其难以成为我军南下之后顾之忧!”

许攸的手指紧接着重重地点在徐州一带:“至于曹操,亦可在其背后埋下一颗钉子。泰山贼臧霸,名义上归附曹操,实则拥兵自重,割据一方。明公可秘密遣人联络,许以高官厚禄,令其在徐州境内制造混乱,袭扰曹军粮道,甚至若能挑起其与徐州本土势力的矛盾,则更妙!如此,曹操后方不稳,应对我军正面攻势,便更加捉襟见肘!”

最后,他指向荆州:“为确保万无一失,明公还应遣使前往襄阳,稳住刘表。刘表坐守之徒,无四方之志。只需向其陈明利害,重申盟好,许以击败曹操后共分其地之利,其必按兵不动,坐观成败。至少,可保我南方无忧。”

许攸一番长篇大论,语气从容,条理清晰,将一幅多方联动、步步为营的战略蓝图展现在众人面前。他环视一圈,最后看向袁绍,总结道:“明公,如此一来,西面有黑山张燕搅扰,北面有胡骑牵制,足以让吕布焦头烂额,无力他顾。南面刘表按兵不动,东面臧霸伺机而动。我军主力则可从容集结于黎阳、延津一线,待各方准备就绪,便可雷霆南下,直扑许都!届时,曹操内有经济之困,外有臧霸之扰,正面有我大军压境,刘表袖手旁观,吕布被黑山、胡人牢牢钉在关中,岂有不败之理?此乃万全之策,可一举而定中原!”

厅内一片寂静,众人都在消化许攸这条环环相扣的计策。即便是与他不和的审配、郭图,此刻也不得不承认,此计若成,确实能极大增加胜算,降低风险,将河北的全部力量凝聚于一点,同时化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