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邺城定策(1 / 3)

加入书签

邺城的大将军府议事厅内,气氛庄重而热烈。河北文武重臣济济一堂,分列左右。文官以沮授、审配、逢纪、郭图、许攸为首,武将则以颜良、文丑、淳于琼、张合、高览为核心。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端坐于上首主位的袁绍身上。

他身着绣有繁复纹饰的深紫色锦袍,面容威严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志得意满。河北四州归一,带甲数十万,粮秣堆积如山。此刻的袁绍,确有睥睨天下的资本。

“诸公,”袁绍缓缓开口,声音洪亮,带着主宰者的气度,“公孙瓒授首,幽州平定,河北之地,已尽入我手。此乃上天眷顾,亦赖诸公竭力用命。然,天下未靖,汉室倾颓,曹操挟持兖豫,吕布窃据关中,皆为国贼!今日召集群贤,便是要议一议,我大军下一步,当指向何方?是西进破吕,还是南下灭曹?”

话音刚落,审配便率先出列,他性情刚直,声音也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明公!吕布,豺狼也!其人反复无常,勇而无谋,昔年虎牢关之旧恨未消,今又窃据长安,挟持天子,更兼其近年来行径诡谲,收纳刘备,离间诸侯,更以商贾手段扰袭友邻,实乃心腹大患!关中虽险,然其地狭民寡,防线漫长。我大军若分路齐出,一路出河内,猛攻洛阳;一路出井陉,威逼河东;再遣一军自幽州西向,牵制其北疆。三路并举,吕布首尾难顾,纵有险关,亦难久持!一旦破吕,则天子在手,关陇可定,大势已成!请明公即刻发兵西向!”

他这番话掷地有声,引得不少将领点头,尤其是颜良、文丑,眼中已燃起战意,似乎立刻就想提兵杀入关中。

然而,郭图却慢悠悠地站了出来,他与审配素来不睦,此刻自然要唱反调,更要迎合袁绍可能的心思。“正南之言,虽有其理,却未免操切。”他先定了性,然后才道,“吕布固然可恨,然其勇冠三军,麾下张辽、高顺、徐荣等皆非易与之辈,更有贾诩这等毒士为其谋划。关中表里山河,潼关、函谷、武关,哪一处不是天险?昔年董卓据之,关东联军亦无可奈何。我军若强攻,即便能下,也必是旷日持久,伤亡惨重之局。此岂非给了曹操喘息之机?”

他话锋一转,指向南方:“反观曹操,新得徐州未久,根基未稳,更兼近年来被吕布以奇物所困,境内钱贱物贵,民生凋敝,财力匮乏,此正乃虚弱之时!正所谓趁他病,要他命!我军若挥师南下,渡黄河,直捣许都,以泰山压卵之势,曹操安能抵挡?此乃擒杀国贼,匡扶汉室之捷径也!且兖豫富庶,得其地足以养我百万之师,何乐而不为?”

“荒谬!”审配立刻反驳,声音提高了八度,“若我军南下,吕布狼子野心,岂会坐视?若其自关中出,袭我侧后,或北上威胁邺城,如之奈何?届时我军主力陷于河南,首尾难顾,危矣!此乃取祸之道!”

“吕布若敢动,正说明其狼子野心,届时明公可号令天下共讨之!”郭图争锋相对,毫不退让。

“届时?届时只怕为时已晚!待吕布兵临城下,号令天下又有何用?”审配须发皆张,显然动了真怒。

文臣们争论不休,武将们也多有自己的看法。颜良、文丑等倾向于先打吕布,一雪前耻;而张合、高览等则觉得曹操更易对付,应先取中原。一时间,议事厅内充满了各种声音,主攻吕布和主攻曹操的两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气氛渐渐有些紧张。

袁绍高坐其上,听着下方的争论,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座椅的扶手,脸上看不出明确的倾向。他内心也在权衡。打吕布,名正言顺,清君侧,救天子,但确实如郭图所言,是块硬骨头,风险不小,而且吕布近年来的变化,让他隐隐感到一丝不安,那份源于虎牢关下的忌惮,并未完全消失。打曹操,看起来确实更容易得手,收益也大,但审配担心的背后捅刀子,也绝非杞人忧天。刘备这等人物都投奔了吕布,更让他觉得关中那个集团,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险。两种选择各有利弊,让他一时难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