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下邳城中的阴影(3 / 4)

加入书签

是一场摒弃了所有个人情感与道德评判,纯粹基于现实利益、家族存续与乡土安危的冷酷分析。忠君爱国的高调在此刻毫无意义,生存下去,并且尽可能好地生存下去,才是唯一的目标。

“如此说来,竟是进退维谷,左右皆非坦途?”陈珪轻叹一声,那叹息中充满了对时局艰难的无奈。

“非也,父亲。”陈登眼中骤然闪过一道决绝的光芒,如同暗夜中划过的流星,那是智者在下定决心后特有的神采,“眼下最关键者,并非急于在曹、吕乃至刘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最终抉择。而是要**想方设法,让徐州,让我陈氏,在这场几乎必输的劫难中存活下来,并且要保有未来能够与人谈判、争取利益的资本与底气**。刘备,暂时还不能让他倒下,至少不能倒得太快、太容易。”他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战略家的冷静与无情,“他若迅速败亡,曹操兵不血刃尽得徐州全境,则我等便彻底成了砧板上的鱼肉,再无任何转圜腾挪之余地,只能任人宰割。必须让刘备继续支撑下去,尽可能地消耗曹操的兵力、粮草与时间,将这场攻城战拖入泥潭。至少,要拖延到外部局势出现新的、对我们有利的变数,例如吕布与曹操在其他方向爆发冲突,或者孙策有所异动。”

“你的意思是……明助刘备,暗留后路?”陈珪微微颔首,已然明白了儿子的策略核心。

“正是如此。助刘备守城,但,是以我徐州士族的方式,以我陈家的方式。”陈登的声音几不可闻,却字字清晰,如同在冰面上刻划,“粮草的调配与管理,需做得更为‘精细’,既要维持住守军最基本的战斗力,使其不至于因缺粮而瞬间崩溃,也要巧妙地、不露痕迹地预留下一部分,作为我陈家乃至未来可能与新主谈判的筹码。城防事宜,凡是我陈家子弟、门客以及我们能影响的乡勇所负责防守的区段,城垣需‘格外’坚固,守城器械需‘格外’充足,人员需‘格外’精锐,务必确保这些区域成为最难啃的骨头,以此彰显我徐州本土力量的价值与不可轻侮。同时……”他几乎是在用气息说话,确保只有对面的父亲能够听清,“需设法与城外,建立一条……绝对隐秘、单线联系的渠道。此举绝非为了通敌卖城,而是为了能够及时知晓外界的真实局势变化,了解曹操的真实意图与底线,甚至……在关键时刻,能够将我们的条件,传递给合适的人。唯有如此,方能在这乱局中,待价而沽,为徐州争取到最好的可能结果。”

陈珪深深地看着自己这个一向以智谋着称的儿子,目光中既有欣慰,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他不再多问,也不再评论,只是缓缓地、极其郑重地点了点头。这便是乱世之中,像他们这样的世家大族赖以生存、甚至谋求发展的不二法门。在忠义仁德的华丽外袍之下,是无比清醒、冷静甚至冷酷的现实考量与利益算计。家族的延续,乡土的存亡,远比个人的名声与对某一主君的愚忠更为重要。

次日,陈登主动前往州牧府求见刘备,言辞恳切,态度恭谨,再次郑重表示,陈家愿倾尽所有人力、物力,与玄德公共渡难关,协助守城至最后一刻。他还提出了几条关于如何进一步加固城防薄弱环节、更有效节约使用城内存量粮草的具体建议,条条看似都立足于稳固防守,言之有物,合情合理,让正处于内外交困、焦虑万分的刘备感激不已,紧握着他的手,连声道“元龙真乃吾之股肱”。然而,在随后具体的城防任务分配与资源调拨过程中,陈登麾下直接掌控或是能施加绝对影响力的部曲、乡勇,总是能“恰到好处”地被分配到那些城垣相对更高更厚、位置相对不那么直面主攻方向、或者城内物资储备点就近的防区。

而当糜竺拖着疲惫的身躯前来与陈登商议下一步全城的粮草统一调配方案时,陈登亦是满面忧色,与糜竺一同长吁短叹,共忧时艰,表现得同仇敌忾。但在具体划定各大家族、各营区粮食配给份额时,陈登却利用其精于算计的能力与对账务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