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追亡逐北(2 / 2)
出了令人惊叹的韧性。他们不再试图固守,而是组成一个个小的圆阵或方阵,一边用长枪和弓弩顽强抵抗着骑兵的冲击撕咬,一边迈着沉重的步伐,踏着同伴的尸体,一步步向西北方向退却。
战斗进入了最残酷的消耗阶段。太史慈、韩当率领的骑兵虽然勇猛,但在泥泞地带反复冲击结阵的步兵,自身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战马在泥泞中冲锋速度受限,骑兵一旦失去速度,陷入步兵重围,便极易被长枪兵刺落马下。袁军士兵在求生本能和严酷军法的双重驱动下,往往三五成群,用生命迟滞着骑兵的突击。每向后撤退一里之地,泥泞的道路上便会铺满一层双方士卒的尸体和挣扎哀嚎的伤兵,破损的旗帜、丢弃的兵甲随处可见,场面惨烈至极。
这场血腥的追击与逃亡,从清晨一直持续到日头偏西。当孙策与周瑜亲率的主力步兵,拖着疲惫却斗志昂扬的身躯,踏着泥泞和遍地的狼藉赶到战场时,映入眼帘的,正是这样一幅如同修罗地狱般的景象。远处的地平线上,纪灵军的主力虽然队形已显散乱,旗帜歪斜,却依旧保持着大致的建制,如同一条受伤但仍未死去的巨蟒,正在加速向着寿春方向蠕动。太史慈和韩当的骑兵则在战场外围重新集结,人马皆已浑身浴血,疲惫不堪,只能以小股部队的形式,继续袭扰、迟滞着敌军主力的撤退速度,已无力再发动决定性的突击。
“还是让纪灵这老匹夫,带着主力跑了大半!”孙策用力抹去溅在脸上的不知是雨水、汗水还是血水的混合物,望着远方那逐渐缩小的烟尘,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甘与遗憾。
周瑜策马来到他身旁,白衣已沾染了不少泥点,但眼神依旧清明冷静,他望着纪灵军远去的方向,缓缓分析道:“伯符,纪灵毕竟乃河北名将,临危不乱,撤退章法未失,其军韧性犹存。我军骑兵虽骁勇,然受制于天时地利,能在其撤退途中予以如此重创,斩将夺旗,焚毁其部分辎重,使其后卫崩溃,已属难得之大胜。经此一役,纪灵部折损不下万余,精锐后卫损失惨重,更兼士气遭受重挫,其纵能退回寿春,亦如惊弓之鸟,短期内绝无再出城与我野战争锋之胆气与实力。江淮之间,袁术军野战之脊梁,已被我打断!”
孙策闻言,深吸一口带着浓重血腥味的潮湿空气,眼中重新燃起炽热的火焰,他望向寿春城的方向,仿佛能穿透重重雨幕与距离,看到那座伪帝所在的城池:“公瑾所言极是!此战,已定江淮大局!传令全军,就地清理战场,收拢伤亡,救治己方伤员,清点缴获。各部抓紧时间休整,饱食战饭!待休整完毕,大军直指寿春!我要在袁公路的‘皇宫’之前,树起我江东讨逆的大旗!”
残阳如血,终于奋力挣脱了乌云的束缚,将最后的光芒洒向这片刚刚经历了一场惨烈追亡逐北的土地。那光芒映照着泥泞中倒伏的尸体、断裂的兵刃和凝固的暗红血迹,显得格外凄艳而悲壮。孙策军虽未能在野战中全歼纪灵主力,但通过横江津的苦战与今日毫不留情的亡命追击,已然重创敌军筋骨,一举将烽火燃至了袁术统治的核心区域——寿春城下。战争的主动权与战略优势,已无可争议地,牢牢掌控在了这位锐气冲天、敢打敢拼的年轻江东霸主手中。而此刻,那座正被血色夕阳笼罩的寿春城,想必已是人心惶惶,风声鹤唳,弥漫着末日将至的绝望气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