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5章 年10月16日(1 / 3)

加入书签

三月的风还带着点冬天没褪尽的凉,却已经裹着泡桐花的香往人衣领里钻了。我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自行车,刚拐过巷口,一片粉白就轻飘飘落在了肩膀上——是巷口那棵老泡桐,树龄比我爸还大,每年这个时候都把枝桠伸得满巷子都是,花瓣落下来能在地上铺出薄薄一层,踩上去软乎乎的,像踩了满地的云。

“小远,等等!”张大爷的摊就支在泡桐树下,他手里还攥着没转完的竹签,的甜香混着花香飘过来,“今天怎么骑这么快?不尝口新做的草莓味?”我捏了捏车把,脚撑子“咔嗒”一声支住,笑着跳下来:“不了张爷,再晚要迟到了,下午回来找你算账。”他嘿嘿笑,皱纹挤成一团,指了指我车筐:“你看,花给你留了座儿呢。”我低头一看,果然有几片泡桐花落在筐里,沾了点早上的露水,亮晶晶的。

骑到二楼的时候,李奶奶正站在阳台摘泡桐花,竹篮里已经装了小半筐,见了我就喊:“小远,上来喝口水!刚晾的菊花茶,解春燥。”我把车停在楼下,蹭蹭跑上去,奶奶的阳台总被各种花草占满,今天又多了几瓶插着泡桐花的玻璃罐,阳光透进来,花瓣的影子落在地板上,晃悠悠的。“您又摘这么多,小心楼下王婶说您挡着她晾衣服。”我接过茶杯,菊花茶的清香混着泡桐花的甜,一口下去浑身都松快了。奶奶嗔了我一眼:“她昨天还来问我要花插瓶呢,你这孩子,就会逗我。”她擦了擦手,从抽屉里翻出个铁盒子,打开是晒干的泡桐花:“去年晒的,你妈说泡水喝能清嗓子,你拿回去,上班总对着电脑,多喝点。”我接过盒子,铁盒上的漆都掉了一块,还是我小时候帮奶奶攒的饼干盒,心里忽然暖烘烘的。

到公司的时候,打卡机刚好跳成8:59,我松了口气,刚坐下,组长老赵就凑过来:“小远,下午项目汇报,你那个灯笼巷的方案再顺一遍,别出岔子。”我点点头,打开电脑里的文件夹,“灯笼巷文旅改造”几个字旁边,我还贴了张小时候拍的照片——那时候爷爷还在,我骑在他脖子上,灯笼巷里挂满了红灯笼,爷爷手里拿着个兔子灯,灯穗上系着颗小铃铛,风一吹就“叮铃”响。

灯笼巷是老城区最里面的一条巷,我小时候常跟着爷爷去,巷尾的陈叔和爷爷是老同事,以前都在国营灯具厂做灯笼,后来厂子黄了,陈叔就留在巷里开了个小铺子,专门修灯笼、做灯笼。那时候巷里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灯笼,元宵节的时候更是热闹,整条巷的灯都亮起来,红的、黄的、圆的、方的,还有做成十二生肖的,孩子们提着灯笼跑,笑声能传半条街。可现在不一样了,年轻人都搬去了新城区,巷里剩下的大多是老人,灯笼也越来越少,去年我回去看,就只剩陈叔铺子里还亮着两盏。

下午汇报的时候,我把灯笼巷的照片投在幕布上,讲爷爷和陈叔做灯笼的故事,讲小时候元宵节的热闹,可话还没说完,总监就皱了眉:“小远,太怀旧了,现在年轻人吃这一套吗?要做能引流的,能变现的,你这方案太‘软’了。”我攥着手里的激光笔,指节都有点发白,想说灯笼巷不是“软”,是有温度的,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汇报结束后,我没骑车,沿着马路慢慢走,风又吹来了泡桐花的香,可我却没心思闻。走到灯笼巷口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巷里的路灯坏了几盏,昏昏暗暗的,只有陈叔的铺子还亮着灯,暖黄的光从窗户里透出来,映在门口挂着的两盏红灯笼上。

“进来坐。”陈叔的声音从屋里传来,我推开门,铺子里满是桐油和竹篾的味道,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有传统的宫灯,有小巧的走马灯,还有几个没做完的,竹篾架子摆在桌上。陈叔正坐在小马扎上,手里拿着把竹篾刀,慢慢削着一根竹子,见我进来,指了指旁边的凳子:“刚老赵给我打电话,说你方案没通过?”我坐下,抓了抓头发:“嗯,说太怀旧了,不赚钱。”陈叔笑了笑,放下刀,从抽屉里拿出个东西递给我——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