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5章 年10月31日(3 / 4)
看着木屑一点点落下来,心里忽然豁然开朗。是啊,我以前学木工的时候,遇到那么多困难都坚持下来了,现在学习上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那个寒假,我每天除了复习功课,就跟着爷爷在木工房里干活,有时候是打磨木头,有时候是修理旧家具。爷爷很少说话,只是默默地干活,我也跟着他,一边干活,一边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我发现,学习就像做木工,需要耐心和专注,不能急于求成。数学题不会做,就一道一道地分析,一遍一遍地练习,就像打磨木头一样,一点点地攻克;知识点记不住,就反复背诵,反复理解,就像凿榫卯一样,一点点地加深印象。开学后,我调整了学习状态,不再急于求成,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积累。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每天制定学习计划,按时完成。虽然过程很辛苦,有时候也会想偷懒,但一想到爷爷锯木头的样子,想到墙角那块被水滴穿的石头,我就又有了动力。高一下学期的期中考试,我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虽然还不是最好的,但我知道,这是我坚持努力的结果。
高考结束后,我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学的是机械设计专业。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选这个专业,我说,因为机械设计和木工很像,都需要精准、耐心和坚持,都讲究“功到自然成”。大学期间,我依然没有放弃木工这个爱好,我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小房间,当成自己的“木工房”,周末的时候就去那里做木工。有时候会做一些小摆件送给同学和老师,有时候会修复一些旧家具,每当看到自己亲手做出来的东西,心里就充满了成就感。大学的课程比高中更难,机械设计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有时候一个设计方案要修改几十遍,一个实验要做无数次才能成功。有一次,我们小组做一个机械模型,连续做了一个多月,修改了无数次,还是达不到要求,组员们都有些泄气,想放弃。我想起了爷爷教我做木工的日子,想起了那个磨了一下午的木板,想起了那个刻了无数遍的笔筒。我对组员们说:“再坚持一下,我们再仔细分析一下问题出在哪里,一点点修改,肯定能成功的。”我们一起加班加点,一遍一遍地调试,一遍一遍地修改,终于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了模型,并且获得了优秀成绩。那一刻,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水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的道理,任何事情,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就一定能看到结果。
毕业后,我进入了一家机械制造公司工作,从一名普通的设计师做起。工作中遇到了很多挑战,有时候一个项目要攻克很多技术难题,有时候会因为设计方案不合理而被否定,有时候会因为工期紧张而熬夜加班。有一次,公司接到一个大项目,要求在三个月内完成一个复杂的机械部件设计和制作。这个项目难度很大,很多同事都觉得不可能完成,甚至有人劝我放弃。但我想起了爷爷的话,想起了那些年做木工的经历。我带领团队,从最基础的设计方案做起,一点点地分析,一点点地优化,遇到技术难题,就查资料、请教专家,一遍一遍地实验。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泡在公司和实验室里,饿了就吃点外卖,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有好几次,实验都失败了,团队成员都有些沮丧,我就给他们讲我学木工的故事,讲那个被水滴穿的石头。我说:“困难就像一块硬木头,我们就像刨子和凿子,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点点地打磨,一点点地攻克,总有一天能把它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在我的鼓励下,团队成员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努力。三个月后,我们终于成功完成了项目,并且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那一刻,我站在车间里,看着自己设计的机械部件正常运转,心里充满了自豪和感动。我知道,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团队坚持努力的结果,是“功到自然成”的最好见证。
现在,我已经工作好几年了,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我的妻子知道我喜欢木工,特意在我们新家的地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